複習題
1
.最富的1/5美國人的收入是最窮的1/5美國人的收入的2
倍、4倍、還是10倍?
答:最富的五分之一美國人的收入是最窮的五分之一人的10 倍。
2
.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有多嚴重?
答: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排在中間。與其他經濟發達的國家,如德國和加拿大相
比,美國的收入相當不平等,但比許多發展中國家,如智利和巴西要平等。
3
.美國人口中哪一個群體最可能生活在貧困之中?
答:貧困是一種影響所有人口集團的經濟病症,但對各人口集團影響的大小並不同。在美國,以下人口群體
最可能生活在貧困之中:黑人和西班牙裔人;孩子;以女性為家長而沒有丈夫的家庭。
4
.在判斷不平等程度時,為什麼收入的暫時變動和生命週期變動引起了一些困難?
答:因為人們可以通過借款和存款的方式來平緩收入的暫時變動和生命週期變動。舉例來說:如果惡劣的氣
候毀壞了莊稼,農民就會動用以前的儲蓄或借款來穩定當期的消費水準。因為堅信畢業後的收入會遠高於學生時
代可憐的收入,法律專業的大學生在年輕時就會借錢消費。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判斷不平等程度時,不能以收入
的暫時變動和生命週期變動而簡單地認為某個人的生活水準高或低。因為消費者在選擇其消費水準時,既會考慮
其當前收入,也會預期長期收入。所以收入的暫時變動和生命週期變動增加了判斷不平等程度的困難。
5
.功利主義者、自由主義者和自由至上主義者各是如何決定多大的收入不平等是被允許的?
答:功利主義的出發點是效用。根據功利主義者的觀點,政府的正確目標是使社會每一個人的效用總和最大
化。功利主義者支援收入再分配是根據邊際效用遞減的假設,即隨著一個人收入增加,他從增加一美元收入中得
到的額外福利是減少的。因此通過對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間的收入實行再分配,可以增加社會的總效用。但同
時,功利主義者又否定收人的完全平等化。因為政府通過稅收和轉移支付的方式進行收入再分配扭曲了激勵,並
引起無謂損失。如果政府通過高所得稅和轉移支付拿走了一個人可以賺到的額外收入時,他們勤奮工作的激勵就
會變小。當他們工作減少時,社會的總收入減少了,總效用也減少了。因此功利主義者認為政府的收入再分配政
策必須使更大平等的好處與扭曲激勵的損失平衡。為了使總效用最大化,政府不能使社會的收入完全平等。
自由主義者從一個社會的制度、法律和政策應該是公正的這個前提開始,主張設計公共政策時,政府的目標
應該是提高社會中最差的人的福利,也即使最小效用最大化,這種規則被稱為最大化標準。由於最大化標準強調
的是社會上最不幸的人,所以它證明了旨在使社會收入分配平等化的公共政策是正確的。但是,最大化標準並不
會導致一個完全平等的社會。因為如果政府努力使收入完全地平等化時,人們就沒有勤奮工作的激勵,社會的總
收入將大大減少,而且,最不幸者的狀況肯定會更惡化。因此,最大化標準仍然允許收入不對稱,但是它要求的收入再分配要比功利主義者更多。
與功利主義和自由主義者不同,自由至上主義者認為,社會本身沒有賺到收入——只是單個社會成員賺到了收入,因此政府不應該為了實現任何一種收入分配而拿走一些人的收入並給予另一些人。自由至上主義者認為,只要決定收入分配的過程是公正的,所引起的分配無論如何不平等都是公正的。自由至上主義者的結論是,機會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政府應該強調個人的權利,以確保每個人有同樣使用自己才能並獲得成功的機會。一旦建立了這些遊戲規則,政府就沒有理由改變所引起的收入分配。即要求政府保護個人權利以保證一個公正的過程,
但不用關注所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平等。
6
.對窮人的實物(而不是現金)
轉移支付有什麼優缺點?
答:實物轉移支付是直接向窮人提供提高他們生活水準所需要的物品和勞務。例如:食物、居住場所、醫療
援助或耶誕節的玩具。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確保窮人得到他們最需要的東西。因為最貧困社會成員中的嗜酒和吸
毒現象很普遍,如果直接向他們提供現金,很可能扶植這些惡習,而通過向他們提供食物和居住場所就不會了。
但另一方面,實物轉移支付的反對者認為實物轉移支付是無效率的和不尊重窮人的。因為政府並不知道窮人最需
要什麼物品與勞務,政府提供的東西可能是他們並不需要的東西。
7
.描述反貧困計畫如何不鼓勵窮人工作。你能如何減少這種障礙?你所建議的政策的不利之處是什麼?
答:為了說明反貧困計畫如何不鼓勵窮人工作,讓我們先來看下面的例子。假設一個美國家庭維持合理的生活水平需要15 000 美元。再假設政府出於對窮人的關心,承諾保證每個家庭都有這個收入。因此無論一個家庭賺多少錢,政府將補足收入和15 000 美元之間的差額。這種政策的激勵效應是顯而易見的:任何一個工作收入在15 000 美元以下的人沒有找工作和保持工作的激勵。這個人每賺到1 美元,政府就會減少1 美元的收入補貼。
實際上,政府對增加的收入徵收100%的稅。有效邊際稅率為100%的政策會鼓勵窮人不工作。
對這個問題似乎有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隨著貧困家庭收入增加,逐漸減少對他們的津貼。例如,如果一個貧困家庭每賺1 美元就減少30 美分津貼,那麼,它就面臨30%的有效邊際稅率。這種實際稅負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工作努力,但並沒有完全消除對工作的激勵。這種政策的不利之處是大大增加了反貧困計畫的成本。如果隨著貧困家庭收入增加而逐漸減少津貼,那麼,正好在貧困水準以下的家庭也有資格得到大量津貼。津貼的減少越慢,符合津貼資格的家庭越多,這個計畫的成本也越大。
問題與應用
1
.(教材)表20—2表明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的收入不平等加劇了。第十九章中討論的一些因素
對這種加劇起了作用。這些因素是什麼?
答:美國與低工資國家國際貿易的增長和技術變革傾向於減少美國國內不熟練勞動的需求並增加熟練勞動的
需求。因此,不熟練工人的工資相對于熟練工人的工資會下降,而且,這種相對工資的變動加劇了家庭收入的不
平等。
2
.(教材)表20—3表明,收入低於貧困線的家庭中兒童的百分比遠遠高於這些家庭中老人的百分比。政府
在不同社會計畫之間的資金配置如何引起了這種現象?(提示:參看第十二章。)
答:其原因在於社會保障制度偏向于老人。美國政府支出中貨幣量最大的一項是社會保障,它主要是給老年
人的轉移支付,另外還包括政府對老年人的保健計畫——醫療保健,因而收入低於貧困線家庭中老人的百分比較
低。而兒童也是與老人一樣需要政府援助的群體,政府降低收入低於貧困線家庭中兒童的百分比的方法是增加政
府支出中用於兒童的比重,如教育、醫療援助等計畫。
3
.經濟學家通常把收入中生命週期的變動作為人的一生收人或持久收入的收入暫時變動的一種形式。在這
種意義上說,如何比較你的現期收入與持久收入?你認為你的現期收入能正確地反映你的生活水準嗎?
答:現期收入是指當前的收入,而持久收入是一生的預期收入的平均數,現期收入既有可能高於也有可能低
于持久收入。如我現在是金融專業的研究生,我的現期收入就遠遠低於我的持久收入,因為我相信自己畢業後的
收入會遠高於學生時期可憐巴巴的收入,所以我會通過借錢來消費。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我的現期收入不能正
確反映我的生活水準。
4
.本章討論了經濟流動性的重要性。
A
.政府可以採取什麼政策來提高一代人之內的經濟流動性?
答:經濟流動性即人們在各收入階層之間的變動。政府可以採取支持教育和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的政策來提
高一代人之內的經濟流動性。
B
.政府可以採取什麼政策來提高幾代人之間的經濟流動性?
答:判斷幾代人之間的經濟流動性是根據一代到另一代人經濟成功的持續性。如果父親的收入比他同輩人平
均收入高20%,他的兒子很可能比他同輩人的平均收入高8%。因此政府可以通過增收遺產稅、贈予稅來鼓勵後輩更多地自己致富來提高幾代人之間的經濟流動性。
C
.你認為我們應該為了增加對提高經濟流動性的支出而減少對現期福利計畫的支出嗎?這樣做有什麼有利
之處與不利之處呢?
答:不應該,如果減少對現期福利計畫的支出,有利的方面是可以減輕政府的負擔,鼓勵更多的人更加勤奮
地工作,不利的方面是會使社會中一些先天的智力和體力有缺陷的人的生活狀況進一步惡化,社會貧富差距會進
一步擴大,因此我們不應該為了增加對提高經濟流動性的支出而減少對現期福利計畫的支出。
5
.考慮兩個社區。在一個社區中,有10個家庭每家有10萬美元收入,還有10
個家庭每家有2萬美元收入。在另一個社區,有10個家庭每家有20萬美元收入,還有10個家庭每家有2.2萬美元收入。
A
.在哪個社區中收入分配更不平等?在哪一個社區中貧困問題可能更嚴重?
答:在第二個社區中收入分配更不平等,因為第二個社區中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幾乎是收入最低的家庭收入
的10 倍,而第一個社區中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只是收入最低的家庭收入的5 倍。在第一個社區中貧困問題更嚴
重,因為第一個社區中的最低家庭收入僅為2 萬美元,家庭平均收入為6 萬美元,而第二個社區中的最低家庭收
入為2.2 美元,家庭平均收入為11.1 美元。
B
.羅爾斯更喜歡哪一種收入分配?解釋原因。
答:羅爾斯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他不像功利主義者所主張的使每個人效用的總和最大化,羅爾斯的目標是提
高社會中最差的人的福利,第一個社區中收入最低的家庭收入是2 萬美元,而第二個社區中收入最低的家庭收入
是2.2 萬美元,因此第二個社區中最差的人的福利要高於第一個社區中最差的人的福利,所以羅爾斯喜歡第二種
收入分配。
C
.你更喜歡哪一種收入分配?解釋原因。
答:我贊成第二個社區的收入分配,因為一方面第二個社區中的整體收入水準要高於第一個社區,儘管第二
個社區中收入分配的差距很大,但個人收入水準取決於他的才能高低、勤奮還是懶惰、受教育多還是受教育少等
多方面的原因,只要取得收入的過程是公正的,無論收入分配的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承認這種收入分配結果。
只要社會整體的收入水準上去了,政府才有更多的財力進行轉移支付。
D
.為什麼有人有相反的偏好?
答:功利主義者可能更喜歡第一個社區的收入分配,因為該社區收入分配更趨平等,效用更大。
6
.本章用“漏水的桶”的比喻來解釋一種對收入再分配的限制。
A
.美國制度中有哪些因素使收入再分配引起桶中水的漏出?具體說明。
答:“漏出的水”用來比喻收入再分配過程引起的效率上的損失。美國制度中的聯邦所得稅和福利制度使得
收入再分配過程減少了社會總效用。在這些政策之下,收入高的人支付高稅收,而收入低的人得到收入轉移。因
此高稅收扭曲了高收入者的工作激勵,拿走了他們本可以賺到的額外收入,抑制了他們勤奮工作的動機。另外轉
移支付的高福利又不利於刺激低收入的人勤奮工作,增強了低收入者對政府的依賴,最後導致整個社會的效率下
降,總收入減少。
B
.你認為一般情況下,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認為用於收入再分配的桶會漏出更多?這種信念如何影響他們
關於政府應該進行多大程度的收入再分配的觀點的?
答:共和黨認為用於收入再分配的桶會漏出更多。因為共和黨的經濟理念是“大市場、小政府”,主張削減
政府開支、降低福利支出、減低稅收負擔,更多地讓市場機制來分配收入;而民主黨主張通過收入再分配來實現
社會平等。這種信念會使民主黨認為政府應該採取的收入再分配量大些。
7
.假設在一個有10個人的社會中存在兩種可能的收入分配。在第一種分配時,9個人的收人為3
萬美元,而一個人的收人為1萬美元。在第二種分配時,所有10個人的收入都是2
.5萬美元。
A
.如果社會是第一種分配,功利主義者支援的收入再分配應該是什麼?
答:功利主義者支持的收入再分配是從9 個收人為3 萬美元的人的收入拿出一部分轉給那個收入為1 萬美元
的人,但並不要達到10 個人的收入都相等。
B
.羅爾斯認為哪一種收入分配更平等?解釋原因。
答:羅爾斯認為第二種收入分配更平等。因為羅爾斯認為處於原始狀態下的人會特別關注處於收入分配中最
低層的可能性。因此政府在設計公共政策時的目標是應該提高社會中最差的人的福利。在第二種收入分配中,最
差的人的收入要比第一種收入分配中最差的人的收入高出1.5 萬美元,所以羅爾斯認為第二種收入分配更平等。
C
.諾齊克認為哪一種收入分配更平等?解釋原因。
答:諾齊克認為第一種收入分配更平等。他認為只要社會中決定收入分配的過程是公正的,所引起的收入分
配無論如何不平等都是公正的,政府不應該為了達到某種社會目標而拿走一些人的收入並給予另一些人。
8
.如果把實物轉移支付的市場價值加到家庭收人中,貧困率會大大降低。政府用於醫療援助的支出比任何一種其他實物轉移支付都多,用於每個受援助家庭的支出每年總計約為5000美元。
A
.如果政府給每個受援助家庭一張等額支票,而不是把他們列入醫療援助計畫,你認為大多數這種家庭會
用這麼多錢去買醫療保險嗎?(記住,貧困線是四口之家的收入低於15萬美元。)
為什麼?
答:不會。因為受援助家庭中的嗜酒和吸毒的現象比較普遍,他們很可能用這些錢去買酒和毒品。
B
.你對A的回答如何影響你關於我們是否應該通過估價政府為實物轉移支付的價格來確定貧困率的觀點?
解釋原因。
答:我認為我們應該通過估價政府為實物轉移支付的價格來確定貧困率。因為政府的實物轉移支付提高了受
援助家庭的福利,儘管他們家庭的貨幣收入沒有增加,但實際的生活水準已經提高了,有的貧困家庭在接受政府
的實物轉移後已經脫離了貧困,社會中的貧困率下降了,所以應該通過估價政府為實物轉移支付的價格來確定貧
困率。
C
.你對A的回答如何影響你關於我們應該以現金轉移支付還是實物轉移支付來給窮人提供幫助的觀點?
解釋原因。
答:政府幫助窮人的最好方法還是實物轉移支付,即直接向他們提供提高生活水準所需要的某些物品與勞務。
因為如果以現金轉移支付來幫助窮人,不僅不會幫助他們改善生活,還很可能會扶植他們的一些惡習,如賭博、
吸毒。
9
.考慮美國的兩種收入保障方案:對需要家庭的暫時性援助(TANF)和勞動所得稅抵免(EITC)。
A
.當一個有孩子而且收入極低的婦女多賺到1美元時,她得到的TANF收入減少了。你認為TANF
的這個特點對低收入婦女的勞動供給有什麼影響?解釋原因。
答:這時,她會更傾向於不工作或減少工作。因此,TANF 的這個特點會造成低收入婦女的勞動供給下降。
B
.低收入工人賺到的收入越多(直到一點時),EITC給予的利益越多。你認為這個方案對低收入者的勞動
供給有什麼影響?解釋原因。
答:這會鼓勵其工作。因此,EITC 對低收入者的勞動供給有正面的影響,使其勞動供給增加。
C
.取消TANF並將節省下來的錢給予EITC的不利之處是什麼?
答:TANF 主要是向那些在勞動市場中競爭失敗的人提供生活保障。若取消,則可能會造成那些在勞動市場中競爭失敗的人喪失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10
.約翰和傑瑞米是兩個功利主義者。約翰認為勞動供給是非常富有彈性的,而傑瑞米認為,勞動供給是
非常缺乏彈性的。你認為他們關於收入再分配的觀點會有什麼不同?
答:功利主義者認為在收入再分配過程中,稅收會扭曲激勵,減少勞動供給,並引起社會總收入下降。如果
勞動供給是非常富有彈性的,那麼扭曲的激勵對社會總收入的影響就會大;如果勞動供給是非常缺乏彈性的,那麼扭曲的激勵對社會總收入的影響就很小。因此傑瑞米認為收入再分配對社會的損失少,所以支持收入再分配,而約翰認為收入再分配對社會的損失大,所以反對收入再分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