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題

1.當對一種物品徵稅時,消費者和生產者剩餘會發生什麼變動?與稅收收入相比較,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如何變動?解釋原因。

答:當對一種物品徵稅時,消費者和生產者剩餘都會減少。我們可以用稅收前後的總福利來比較生產者剩餘和消費者剩餘變動與稅收收入,看税收前的福利与税收后的福利谁大谁小。稅收前的福利=生產者剩餘+消費者剩餘,稅收後的福利=生產者剩餘+消費者剩餘+稅收收入。稅收前的福利大於稅收後的福利,說明生產者剩餘和消費者剩餘的減少大於稅收收入。反之,則小於。

2.畫出對某種物品徵收銷售稅的供求圖。說明無謂損失。說明稅收收入。

答:如圖81 所示,對一種物品徵稅減少了消費者剩餘(面積B+E 表示減少量)和生產者剩餘(面積C+F 表示減少量)。生產者和消費者剩餘的減少大於稅收收入(用面積B+C 表示),稅收引起了無謂損失(用面積E+F 表示)

bandicam 2020-07-22 12-06-41-918.jpg

81 物品銷售稅的供求圖

3.供給彈性與需求彈性如何影響稅收的無謂損失?為什麼會有這種影響?

答:供給與需求曲線的彈性越大,稅收的無謂損失越大;供給與需求曲線的彈性越小,稅收的無謂損失越小。因為供給和需求彈性衡量買者和賣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決定了稅收扭曲會使市場結果有多大變動。

4.為什麼專家對勞動稅無謂損失大小的看法不一致?

答:原因在於他們對勞動供給的彈性大小的看法不一致。決定無謂損失大小的是供給和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和供給的價格彈性越大,稅收的無謂損失越大,反之越小。那些認為勞動稅並沒有嚴重扭曲的經濟學家相信,勞動供給是相當缺乏彈性的。他們說,無論工資如何,許多人都要從事全職工作。如果是這樣的話,勞動供給曲線幾乎是垂直的,勞動稅造成無謂損失小。那些認為勞動稅引起嚴重扭曲的經濟學家相信,勞動供給是較為富有彈性的。他們承認,某些工人群體的勞動可能缺乏彈性,但認為,許多其他群體對激勵反應較大。下面是一些例子:

◎許多工人可以調整他們工作的時間--例如加班工作。工資越高,他們選擇工作的時間越多。

◎一些家庭有第二個賺錢的人--往往是有孩子的已婚婦女--他們要根據情況決定是在家裡從事不拿報酬的家務勞動,還是在市場上從事有報酬的勞動。當決定是否參加工作時,這些第二個賺錢人要比較在家裡的收益(包括節省照顧孩子的費用)和他們能賺到的工資。

◎許多老年人可以選擇什麼時候退休,而且,他們的決策部分也是根據工資。一旦他們退休了,工資決定了他們業餘工作的激勵。

◎一些人考慮從事非法經濟活動,例如,毒品貿易,或從事可以逃稅的"暗中"支付工資的工作。經濟學家把這種情況稱為地下經濟。當決定在地下經濟中工作還是合法工作時,這些潛在的違法者要比較他們違法賺到的收入和合法所賺到的工資。

在這每一種情況下,勞動供給量對工資(勞動價格)作出了反應。因此,當勞動收入要納稅時,這些工人的決策就被扭曲了。勞動稅鼓勵工人減少工作時間,第二個賺錢人留在家裡,老年人早退休了,以及一些無恥之徒進入地下經濟。

5.當稅收增加時,無謂損失和稅收收入會發年什麼變動?

答:當稅收增加時,無謂損失增加,並且無謂損失的增加要快於稅收規模的增加。稅收增加時,稅收收入先增加,然後隨著稅收規模越來越大,市場收縮非常之大,以至於稅收收入開始減少。

問題與應用

1

.比薩餅市場的特徵是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A

.畫出競爭市場均衡圖。標出價格、數量、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存在無謂損失嗎?解釋原因。

答:沒有無謂損失。自由競爭市場使供給與需求達到均衡點,消費者對該物品的評價等於生產者的成本。在

均衡狀態下,總剩餘達到,最大,如圖82

bandicam 2020-07-22 12-07-19-425.jpg

82 比薩餅市場均衡圖

B

.假設政府令每個比薩餅店每賣出一個比薩餅交納1美元稅。說明這種比薩餅稅的影響,確定並標出消費

者剩餘、生產者剩餘、政府收入以及無謂損失。每塊面積與稅前相比有何變動?

答:這種比薩餅稅使賣者得到的價格降低,買者支付的價格增加,銷售量從Q1 減少到Q2。消費者剩餘由稅

收前的面積A+B+E 減少為稅收後的面積A;生產者剩餘由稅收前的面積C+D+F 減少為稅收後的面積D。稅收

收入為面積B+C。無謂損失為面積E+F。稅收前沒有稅收收人和無謂損失(見圖83)

bandicam 2020-07-22 12-07-57-727.jpg

83 有稅收時的均衡圖

C

.如果取消稅收,比薩餅的買和賣者的狀況變好,但政府會失去稅收收入。假設消費者和生產者自願把他

們的部分收入給予政府。各方(包括政府)的狀況能比有稅收時更好嗎?用你的圖上所標出的面積做出解釋。

答:如果取消稅收,消費者和生產者自願把收入交給政府,他們對市場的需求和供給就不會改變,市場仍處

於原有的均衡狀態。雖然買者實際支付的價格上升了,賣者實際得到的價格下降了,但是銷售量不變。買者和賣

者所得減少的部分都交給了政府,不存在無謂損失。各方的狀況比有稅收時好。如圖83 所示,如果比薩餅的

生產者交給政府的收入是面積C,消費者交的收入是面積B,此時的銷售量仍是Q1,生產者剩餘是面積D+F

消費者剩餘是A+E,沒有無謂損失。

2

.評價以下兩句話。你同意嗎?為什麼?

A

.“一種沒有無謂損失的稅收不能增加任何政府收入。”

答:不同意。有些稅收不會產生無謂損失,只會增加政府收入。例如庇古稅,它是用於糾正負外部性的稅收。

徵收庇古稅使資源配置接近於社會最優,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提高了經濟福利。

B

.“不能為政府籌集收入的稅收也不會有任何無謂損失。”

 

答:不同意。除極個別情況外,稅收都會引起市場規模的縮小,造成無謂損失。如果政府對某種物品的銷售

額全額徵稅,這個市場的需求和供給就會變為零,此時政府沒有稅收收入,但卻帶來極大的無謂損失,這個市場

的買者和賣者無法進行互利的貿易了。

3

.考慮橡皮筋市場。

A

.如果這個市場供給非常富有彈性,而需求非常缺乏彈性,橡皮筋的稅收負擔將如何在消費者和生產者之

間分攤?運用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工具來回答。

答:橡皮筋的稅將會更多的落在消費者一方。

假設這個市場的供給彈性為無限大,市場交易中就只有消費者剩餘,即總剩餘二消費者剩餘。而稅收是政府

從總剩餘中取走的一塊,因此,此時只有消費者承擔稅負。

B

.如果這個市場供給非常缺乏彈性,而需求非常富有彈性,橡皮筋的稅收負擔將如何在消費者和生產者之

間分攤?把你的這個答案和A的答案進行對比。

答:橡皮筋的稅將更多地落在生產者頭上。

假設橡皮筋的需求彈性為無限大,需求曲線是一條直線,市場上只有生產者剩餘,即總剩餘二生產者剩餘。

當稅收使總剩餘減少時,只能是生產者剩餘減少,即生產者完全承擔稅負。

4

19世紀的經濟學家亨利·喬治認為,政府應該對土地徵收高稅收,他把土地的供給視為完全無彈性的。

A

.喬治認為,經濟增長了對土地的需求,並使富有的地主以損害組成市場需求一方的佃農的利益為代價越

來越富。畫圖說明這個觀點。

答:如圖所示,均衡量保持不變時,土地需求的增加將提高土地價格。因此,地主收入增加了。

bandicam 2020-07-22 12-08-31-147.jpg

B

.誰承擔了土地稅的負擔——土地所有者還是佃農?解釋原因。

答:由於土地供應是完全無彈性,賣方(土地所有者)將承擔全部的土地稅。

C

.這種稅的無謂損失是大還是小?解釋原因。

答:因為土地均衡數量恒定,所以這種稅沒有無謂損失。

D

.今天許多城鎮都按房地產的價值徵稅。為什麼以上有關喬治的土地稅的分析並不適用於這種現代稅收?

答:現代土地的其他用途,使其供應可能無法完全無彈性,喬治的土地稅的分析也就不適用了。

5

.假設政府徵收燃油稅。

A

.這種稅的無謂損失是在徵稅後第一年大,還是第五年大?解釋原因。

答:這種稅的無謂損失在徵稅後第五年大。在短期內,雖然稅收使油價上漲,但人們不容易大幅度改變對燃

料油的需求和供給;而在長期內,人們可以通過改裝鍋爐、改進燃油技術等大幅度減少對燃料油的需求,也可以

通過關閉一些油田、油廠來大量減少油料供給。這樣,一年後的燃料油的需求和供給彈性小於五年後的彈性。彈

性越大,稅收對市場的扭曲越大。因此,在徵稅後第五年的無謂損失大於第一年的。

B

.從這種稅中得到的收入是在徵稅後第一年多,還是第五年多?解釋原因。

答:從這種稅中得到的收入在徵稅後第一年大。如第一問所述,短期內,市場規模不會有太大改變。而在長

期內,由於稅收扭曲了激勵,人們有時間減少需求和供給,使市場規模大大縮小。政府所能得到的稅收也會隨著

市場規模縮小而減少。所以,第五年的稅收收入小於第一年的稅收收入。

6

.有一天上完經濟學課以後,你的朋友建議,對食物徵稅是增加收入的一個好方法,因為食物的需求是完

全無彈性的。從什麼意義上說,對食物徵稅是增加稅收收入的“好”方法。在什麼意義上說,這並不是增加稅

收收入的“好”方法。

 

答:從理論上說,對食物徵稅是增加稅收的“好”方法。首先,食物的需求是完全無彈性的,人必須吃飽肚子,食物買者承擔了全部稅負。其次,稅收的無謂損失取決於供給和需求的彈性。食物的需求完全無彈性,食物稅不會改變市場配置,沒有無謂損失。政府的稅收收入等於消費者的損失。

但從實際中看,為了使食物稅沒有扭曲經濟激勵,必須是對沒有經過加工的、最基本最原始的食物徵稅。但

是食物各種各樣,它們的價值取決於其營養、口感、衛生狀況、精細程度等等。因此,食物的需求實際上是有彈

性的。對食物徵稅,會使消費者傾向于選擇粗劣的、低廉的食物。扭曲了對市場的激勵,有無謂損失的存在。

 

7

.前紐約州參議員丹尼爾·派翠克·莫尼漢曾以提出一個法案,該法案要對某種空心彈徵收10000

%的稅。

A

.你認為這種稅能籌集到大量稅收收入嗎?為什麼?

答:這種稅一開始能大幅度增加稅收收入,但很快就沒有稅收收入了。因為稅率過高,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沒

有剩餘可言,市場規模會縮小為零,政府也就沒有稅收收人了。

B

.如果說這種稅不能籌集到稅收收入,莫尼漢議員為什麼還要提議徵收這種稅呢?

答:莫尼漢議員提出這種稅應該是想減少甚至消除這種空心彈的使用。這種稅可以達到這一目的。

 

8

.政府對購買襪子徵稅。

A

.說明這種稅對襪子市場均衡價格和數量的影響。確定在徵稅前後的以下面積:消費者總支出,生產者總

收益和政府稅收收入。

答:如圖84,政府對襪子徵稅,會使襪子市場的均衡價格從P0 上升到Pl,均衡數量從Q0 下降到Q1。稅

收前,消費者總支出是面積P0EQ0O,生產者總收益是面積P0EQ0O。稅收後,消費者總支出是面積P1OQ1H,生

產者總收益是面積P2OQ1G,政府稅收收入是面積P1HGP2

bandicam 2020-07-22 12-09-42-742.jpg

84 襪子市場均衡圖

B

.生產者得到的價格上升了還是下降了?你能判斷出生產者的總收益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嗎?解釋原因。

答:生產者得到的價格下降,生產者的總收益減少。因為生產者得到的價格下降,銷售量也下降。生產者總

收益=生產者得到的價格×銷量,就會下降。

C

.消費者支付的價格上升了還是下降了?你能判斷出消費者的總支出增加了還是減少了?詳細解釋。(提

示:考慮彈性。)如果消費者總支出減少了,消費者剩餘增加了嗎?解釋原因。

答:消費者支付的價格上升。消費者的總支出與需求彈性有關。如果襪子的需求富有彈性,稅收會使襪子價

格上升的幅度小於銷售量下降的幅度,消費者的總支出下降。如果襪子的需求缺乏彈性,稅收會使襪子價格上升

的幅度會大於銷量下降的幅度,消費者的總支出上升。

如果消費者的總支出減少了,消費者剩餘不會增加。因為,稅收使襪子價格上升,一部分消費者退出市場交

易。這些消費者的需求無法實現,減少了一部分消費者剩餘。而且,仍留在市場中的消費者由於支付的價格上升,

消費者剩餘也會減少。

9

.假設政府現在通過對每件小器具徵收001美元的稅而籌集了1億美元的稅收收入,又通過對每件小配

件徵收01美元的稅籌集了另外的1億美元的稅收收入。如果政府對小器具的稅率翻一番,而取消對小配件的

徵稅,政府的稅收收入比現在多了、少了,還是相同呢?解釋原因。

 

答:政府的稅收收入比現在少了。擴大對某種物品的稅收,會進一步縮小該種物品的市場規模。對每件小器

具徵收001 美元的稅會增加1 億美元稅收收入,可以求出小器具的銷量是100 億件(1÷0.01=100)。如果稅收翻

一番,達到002 美元每件,市場銷量就會減少,達不到100 億件。因為稅收越高,對市場激勵的扭曲越嚴重,

市場規模會縮小。所以,政府此時的稅收收入達不到2 億美元了。

 

10

.本章分析了對物品徵稅的福利影響。現在考慮相反的政策。假定政府補貼一種物品:每銷售一單位該

物品,政府向買者支付2美元。該補貼如何影響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稅收收入和總剩餘?補貼會引起無

謂損失嗎?解釋原因。

 

答:政府向買者支付的補貼使消費者剩餘增加,生產者剩餘不變,因為補貼降低了買者的價格,消費者購買

意願會增加,市場銷量增加,從而政府稅收收入增加,總剩餘增加。補貼也會引起無謂損失。因為當補貼的物件

是消費者不是生產者時,這種產品的市場規模會超出最優規模,使更多的資源集中用於生產這種物品,造成資源

的無效配置。

 

11

.小鎮的旅館房間價格為每天每間100美元,一般每天租出去1000個房間。

A

.為了增加收入,市長決定對旅館每個租出去的房間收取10美元的稅。在徵稅之後,旅館房間的價格上

升到108美元,租出去的房間減少為900間。計算這種稅為小鎮籌集到多少收入,以及稅收的無謂損失。

答:對每間租出去的房子徵收10 美元的稅的影響如圖85 所示。稅收收入用圖中的A+B 表示,即10×

900=9000 美元。徵稅帶來的無謂損失用圖中的C+D 表示,即0.5×10×100=500 美元。

bandicam 2020-07-22 12-10-43-282.jpg

85 徵稅帶來的無謂損失圖86 對每間租出去的房子徵收20 美元的影響

B

.市長現在把稅收翻一番,即增加到20美元。價格上升到116美元,租出去的房間減少為800

間。計算稅收增加後的稅收收入和無謂損失。稅收收入和無謂損失是原來的兩倍、大於兩倍,還是小於兩倍?解釋原因。

答:對每間租出去的房子徵收20 美元的稅的影響如圖86 所示。稅收收入用圖中的A+B 表示,即20×800=16000 美元。徵稅帶來的無謂損失用圖中的C+D 表示,即0.5×20×200=2000 美元。

由此可見,當稅收翻一番時,稅收收入增加小於原來的兩倍,無謂損失大於原來的兩倍。

 

12

.假設以下供給和需求方程描述了一個市場:

QS2P

QD300P

A

.求解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

答:均衡價格=100,均衡數量=200

B

.假設對買者徵收稅收T

,因此,新的需求方程式是:

QD300-(P+T

求解新的均衡。賣者得到的價格、買者支付的價格和銷售量會發生什麼變動?

答:如果對買者徵稅,賣者得到的價格=100T3,買者支付的價格=100+2T3,銷售量=2002T3

C

.稅收收入是T×Q

。用你對問題B的答案求解作為T的函數的稅收收入。畫出T

0300之間時這種關係的圖形。

答:稅收收入=T×(2002T3)=200T2T平方3

bandicam 2020-07-22 12-11-45-023.jpg

87 作為T 函數的稅收收入

D

.稅收的無謂損失是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之間三角形的面積。你還記得,三角形面積是:1/2

×底×高,

以此求解作為T

函數的無謂損失。畫出T0300

時這種關係的圖形。(提示:從各個邊看,無謂損失三角形

的底是T,高是有稅收時銷售量與無稅收時銷售量之差。)

答:如圖88 所示,三角區域的面積表示無謂損失,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為:1/2×底×高,底就是價格

的變化,即稅收的規模(T),高為減少的數量詞(2T/3)。所以無謂損失=(200200+2T/3)×T/2T2/3,其

範圍在0(當T=0 時)與45,000(當T=300 時)之間。如圖89 所示。

bandicam 2020-07-22 12-12-49-971.jpg

88 作為T 函數的無謂損失圖89 作為T 函數的無謂損失

E

.現在政府對這種物品每單位徵收200

美元的稅。這是一種好政策嗎?為什麼?你能提出更好的政策嗎?

答:對這種物品每單位徵收200 美元的稅不是一種好政策。每單位稅收為150 美元時,政府稅收收入最高,

再提高稅收反而會減少稅收收入。我建議每單位徵收150 美元的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經濟學系 經濟學原理
    全站熱搜

    HCHUNG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