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題
1
.解釋一個企業的生產函數如何與其勞動的邊際產量相關,一個企業的勞動邊際產量如何與其邊際產量值相關,以及一個企業的邊際產量值如何與其勞動需求相關。
答:經濟學家用生產函數這個術語來描述企業用於生產一種物品的投入量與生產的產出量之間的關係。勞動
的邊際產量是指增加一單位勞動所引起的產量增加。在本題中,假設投入是“勞動”,另一些投入——廠房、設
備等是固定的。為了實現產出量最大化的目標,企業必須決定雇傭多少勞動量。但要注意的是,隨著勞動投入數
量增加,勞動的邊際產量遞減。由於這個原因,企業的生產函數隨著勞動投入量的增加變得越來越平坦,因此企
業的生產函數反映了勞動的邊際產量遞減的特性,並且生產函數的斜率就是勞動的邊際產量。
圖18-1 生產函數
一個企業的勞動邊際產量等於企業增加的一單位勞動所引起的產量增加量。勞動邊際產量值就是勞動的邊際
產量乘產品的市場價格。由於一個競爭性企業的市場價格是不變的,所以勞動的邊際產量值與邊際產量一樣也隨
勞動投入數量增加而遞減。
企業勞動的邊際產量值是隨勞動數量增加而遞減的。對於一個競爭性的、利潤最大化的企業來說,企業雇傭
的勞動量要到勞動邊際產量值與工資相等的那個水準上,因為當勞動邊際產量值高於工資水準時,再增雇一個工
人會增加利潤,而當勞動邊際產量值低於工資水準時,再雇傭一個工人會虧損。因此企業選擇勞動量的決策原則
是使邊際產量值等於工資,換言之,邊際產量值曲線也是勞動需求曲線。
圖18-2 勞動的邊際產量值
2
.列舉出可以使勞動需求移動的兩個事件,並解釋它們為什麼能夠這樣。
答:(1)產品價格:邊際產量值是邊際產量乘企業產品的價格。因此,當產品價格變動時,邊際產量值變動,
而且勞動需求曲線也移動。例如,蘋果價格上升增加了每個摘蘋果工人的邊際產量值,因此,增加了供給蘋果企
業的勞動需求。
(2)技術變革:技術進步增加了勞動的邊際產量,這又增加了勞動需求。
3
.列舉出可以使勞動供給移動的兩個事件,並解釋它們為什麼能夠這樣。
答:(1)可供選擇的機會改變:在任何一個勞動市場上,勞動的供給都取決於其他勞動市場上可以得到的機
會。如果摘蘋果的工人賺到的工資突然上升了,一些摘梨子的工人就會選擇改變職業。摘梨子工人市場上的勞動
供給減少了。
(2)移民:工人從一個地區向另一個地區,或從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流動是勞動供給移動的明顯而往往重
要的來源。例如,當移民來到美國時,美國的勞動供給增加了,而移民國的勞動供給減少了。
4
.解釋工資如何能調整到使勞動供求平衡,而同時又等於勞動的邊際產量值。
答:如果勞動市場上的工資低於均衡工資水準,勞動供給會小於勞動需求,所引起的勞動市場的供給短缺將
鼓勵廠商提高他們的工資水準,以吸引更多的勞動供給。相反,如果勞動市場上的工資高於均衡工資水準,勞動
供給就大於勞動需求,由於過多的勞動供給爭奪較少的工作崗位,因此工資水準被迫下降。以這種方法,工資使
勞動市場上的勞動供求平衡。
當工人的邊際產量值高於工資時,企業再雇傭一個工人會增加利潤,而當工人的邊際產量值低於工資時,企
業再雇傭一個工人就會虧損。因此,一個競爭性的、利潤最大化企業雇傭的工人人數在工人的邊際產量值等於工
資這個水準上。
5
.如果美國的人口由於移民進入而突然增加,工資會發生什麼變動?土地所有者和資本所有者賺到的租金
會有什麼變動?
答:進入美國的移民突然增加,增加了美國勞動市場的勞動供給量,在原來的均衡工資水準時,這種勞動供
給過剩會引起現有均衡工資下降,工資下降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使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變得有利可圖,因而土
地和資本的需求增加,從而土地和資本所有者賺到的租金會增加。
圖18-3 勞動供給移動
問題與應用
1
.假設總統提出一項旨在減少醫療成本的新法律:要求所有美國人每天吃一個蘋果。
A
.每天吃一個蘋果的法律將如何影響蘋果的需求與均衡價格?
答:這項法律將增加全美國人對蘋果的需求量,由於蘋果的供給在短期內不變,因此將提高蘋果市場的均衡
價格。
B
.這項法律將如何影響摘蘋果工人的邊際產量和邊際產量值?
答:蘋果需求的增加引起蘋果的市場價格上升,這種價格上升不會改變摘蘋果工人的邊際產量,但會增加他
們的邊際產量值。
C
.這項法律將如何影響摘蘋果工人的需求和均衡工資?
答:在蘋果價格較高時,蘋果種植園主願意增加蘋果產量。因此他們會雇傭更多的摘蘋果工人,增加了摘蘋
果工人的需求,摘蘋果工人的均衡工資也多了。
2
.說明下列每一個事件對電腦製造行業勞動市場的影響:
A
.國會為所有美國大學生購買個人電腦。
答:國會為全美國大學生購買個人電腦將引起美國個人電腦需求量的急劇增加,從而導致個人電腦的均衡價
格上升。在個人電腦價格較高時,個人電腦生產商的利潤增加了,因而他們雇傭更多的電腦製造工人變得有利可
圖,因此電腦製造行業勞動市場的勞動需求增加,電腦製造行業勞動市場的均衡工資上升了。
B
.更多的大學生選學工程與電腦科學專業。
答:更多的大學生選學工程與電腦科學專業意味著美國電腦製造行業勞動市場的勞動供給將增加,因此勞
動市場的均衡工資會下降。
C
.電腦企業建立新的製造廠。
答:電腦企業建立新的製造廠將增加電腦製造行業勞動市場的勞動需求,均衡工資會增加。
3
.假設勞動是某個完全競爭企業使用的唯一投入。該企業的生產函數如下:
A
.計算每個增加的工人的邊際產量。
答:勞動的邊際產量是增加一單位勞動所引起的產量增加量。每個增加的工人的邊際產量如表18-1 所示。
表18-1 每個增加的工人的邊際產量和邊際產量值
B
.每單位產品售價為10
美元。計算每個工人的邊際產量值。
答:勞動的邊際產量值等於勞動的邊際產量乘以該產品的價格。每個工人的勞動邊際產量值如表18-1 所示。
C
.計算表明日工資從0到100美元時雇用的工人數量的需求表。
答:日工資從0 到100 美元時對工人的需求表如表18-2 所示。
表18-2 對工人的需求表
D
.畫出企業的需求曲線。
答:勞動需求曲線也就是邊際產量曲線,如圖18-4 所示
圖18-4 勞動需求曲線
E
.如果產品價格從每單位10美元上升為12美元,這條需求曲線會發生什麼變動?
答:這時,勞動需求曲線向右移動,這是因為在每一既定的勞動雇用水準上,產品價格上升使勞動邊際產量
增加了。
4
.Smiling
牛奶場可以以每加侖牛奶4
美元的價格售出它想要售出的全部牛奶,而且它可以以每天100元的資本租金價格租下它想要為奶牛擠奶的全部機器人。它面對的是以下生產表:
A
.企業在哪種市場結構中出售其產品?你稱它為什麼?
答:由於企業以每加4 美元的市場價出售其全部牛奶,因此,該企業在一個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上經營。
B
.企業在哪種市場結構中租用機器人?你稱它為什麼?
答:由於企業以每天100 美元的市場價租用擠奶的全部機器人,因此,該企業在一個完全競爭市場上租賃機
器人。
C
.計算每增加一個機器人的邊際產量和邊際產量值。
答:機器人的MP 和VMP 見下表:
D
.企業應該租用多少機器人?解釋原因。
答:該企業租用機器人的數量,應達到邊際產量值等於工資的那一點。因此,企業應該租用4 個機器人。
5
.你具有創業精神的叔叔開了一家雇傭7個人的三明治店。雇員每小時工資6美元,每個三明治賣3
美元。如果你叔叔追求利潤最大化,他雇傭的最後一個工人的邊際產量值是多少?這個工人的邊際產量是多少?
答:為實現利潤最大化,叔叔雇傭的最後一個工人的邊際產量值應等於其工資,也就是6 美元。根據一種投
入的邊際產量值等於該投入的邊際產量乘產品的市場價格的等式,我們可以算出這個工人的邊際產量是2。
6
.假設霜凍摧毀了部分佛羅里達的橘子收成。
A
.解釋由於霜凍,橘子的價格和摘橘子者的邊際產量發生了什麼變動?你能說出摘橘子者的需求會發生什
麼變動嗎?為什麼?
答:由於霜凍摧毀了部分佛羅里達的橘子收成,橘子的供給量會減少,因而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橘子的價
格會上升。我能說出對摘橘子者的需求會減少,因為在橘子產量減少的情況下,摘橘子者的邊際產量會減少,因
而對摘橘子者的需求也會減少。
B
.假設橘子的價格翻了一番,而邊際產量下降了30%
。摘橘子者的均衡工資會發生什麼變動?
答:根據勞動的邊際產量值(戶XMPL)等於工資(W)的等式。當橘子的價格翻了一番,邊際產量下降了30%
時,摘橘子者的均衡工資會是原來的1.4 倍。
C
.假設橘子的價格上升了30%
,而邊際產量下降了50%
,摘橘子者的均衡工資會發生什麼變動?
答:同理,當橘子的價格上升了30%,邊際產量下降了50%時,摘橘子者的均衡工資會是原來的0.65 倍。
7
.Leadbelly公司在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上出售鉛筆,並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上雇用工人。假設工人的
市場工資率是每天150美元。
A
.Leadbelly
公司遵循什麼規律來雇用利潤最大化的勞動量?
答:Leadbelly 應該遵循雇用的人數要達到邊際產量值等於工資(每天150 美元)那一點的規律來雇用工人。
B
.在利潤最大化的產量水準時,所雇用的最後一個工人的邊際產量是每天30
箱鉛筆。計算每箱鉛筆的價
格。
答:因為在利潤最大化的產量水準時,邊際產量值VMP 等於150 美元,且VMP = MP×P,因此,每箱鉛
筆的價格是5 美元。
C
.畫出鉛筆工人勞動市場的圖形(與本章圖18-4一樣),再畫出勞動的供給曲線和Leadbelly
公司的需求曲線圖(與圖18-3一樣)。標出市場和企業的均衡工資和勞動量。這兩個圖形有什麼關係?
答:如圖所示,在勞動力市場,工資被確定(每天$ 150)。企業則依據這一工資水準,找出邊際產量值等於
150 美元的那一點,來確定相應的勞動量。
D
.設一些鋼筆工人轉而從事新興的電腦行業工作。用C
中並列的圖形說明這種變化對鋼筆市場和Leadbelly
公司的均衡工資和勞動量有什麼影響?
答:勞動供給的減少將提高均衡工資率(見下圖)。工資的增加將降低利潤最大化雇用勞動的水準。工人的
邊際產量值將上升到新的工資水準。
8
.在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紀前十年期間,美國經歷了資本大量從國外流入。例如,豐田、寶
馬和其他外國汽車公司在美國建立了汽車工廠。
A
.用一份美國資本市場圖來說明這種流人對美國資本租賃價格和資本使用量的影響。
答:
圖18-7 資本流入後的美國資本市場圖
B
.用一份美國勞動市場圖來說明資本流人對美國工人得到的平均工資的影響。
答:
圖18-8 資本流入後的美國勞動市場圖
9
.近年來,一些決策者建議,規定企業給工人一定量福利補貼。例如醫療保險。例如,1993
年,克林頓總統建議,要求企業向其工人提供健康保險。讓我們來考慮這種政策對勞動市場的影響。
A
.假定法律規定企業對自己雇傭的工人以每小時3
美元的津貼。這項法律對企業從每個工人身上賺到的邊
際利潤有什麼影響?這項法律對勞動需求曲線有什麼影響?用縱軸代表貨幣工資的圖形給出你的答案。
答:當法律規定企業對自己雇傭工人每小時給3 美元津貼時,工人的貨幣工資比原來的均衡水準增加了3
美元,企業從每個工人身上賺到的邊際利潤減少了3 美元。工人工資的上漲意味著企業生產成本的提高,因此企
業會減少勞動需求。
圖18-9 企業的勞動需求圖
B
.如果勞動供給沒有變動,這項法律將如何影響就業與工資?
答:如果勞動供給沒有變動,這項法律使得勞動市場上的勞動需求量減少,就業減少,工資增加。
C
.為什麼勞動供給曲線會由於這項法律而移動?這種勞動供給的移動增強還是削弱了這項法律對工資和就
業的影響?
答:由於這項法律增加了勞動者的工資收入,將吸引起更多人加入到勞動供給隊伍中來,勞動供給的增加,
使得勞動供給曲線右移。這種勞動供給的移動削弱了這項法律對工資和就業的影響,因為就業者的均衡工資比勞
動供給曲線移動前有所降低,失業者的人數比勞動供給曲線移動前有所增加。
D
.正如第六章所討論的,一些工人的工資,特別是不熟練工人和無經驗工人的工資由於最低工資法而高於均衡水準。一項關於福利津貼的強制性管制對這些工人會有什麼影響?
答:一項關於福利津貼的強制性管制會增加不熟練工人和無經驗工人的失業率。因為這些工人的均衡工資往
往較低,當福利津貼的強制性管制措施迫使這些工人的工資高於使供求平衡的水準時,與均衡水準相比,它就增
加了勞動供給量而減少勞動需求量。存在過剩的勞動供給,由於願意工作的不熟練工人和無經驗工人多於工作崗
位,所以一項關於福利津貼的強制性管制增加了這些工人的失業。
10
.本章假設勞動是由單個工人的競爭性行動供給的。但是,在某些市場上,勞動的供給是由工會決定的。
A
.解釋為什麼工會面臨的情況類似於壟斷企業面臨的情況。
答:因為工會擁有對某一企業或產業勞動供給的合法壟斷,他仃)往往利用這一壟斷,迫使企業提供高競爭性工資、福利和工作條件。在經濟中,有一些非工會工人單獨地與其雇主談判工資、福利和工作條件,與此相比,工會工人的工資、福利和工作條件要高於勞動市場的競爭性工資、福利和工作條件。因為工會有控制勞動供給的市場權力,當工會不能和企業就工資、福利和工作條件達成協議時,工會就會組織工人從企業撤出,進行罷工。
由於罷工直接威脅到企業的正常生產、銷售和利潤,所以面臨罷工威脅的企業二般會同意支付比沒有工會時更高的工資。
B
.壟斷企業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工會有類似的目標嗎?
答:工會有類似的目標,美國工會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工人的經濟地位:爭取更高的工資、更短的工作時間、更多的假期、更好的工作條件以及更好的福利。
C
:現在擴大壟斷企業和工會之間的類比範圍。你認為與競爭市場的工資相比,工會如何確定工資?你認為
這兩種情況下就業有什麼不同。
答:工會確定工會工人的工資水準時,要考慮企業對工會工人的需求彈性,也即工會是否能有效地壟斷一個
產業(或企業)的勞動供給和控制進入。當企業對工會工人的需求彈性很低時,工會提出的工資水準會大大高於競
爭市場的工資水準。當企業對工會工人的需求彈性很高時,工會提出的工資水準不會超過競爭市場的工資水準很
多,因為一旦工會提出的工資水準大大高於競爭市場的工資水準,企業就會轉移勞動需求,從工會工人轉移到非
工會工人。在有工會的情況下,當工會把工資提高到均衡水準之上時,它就增加了勞動供給量,並減少勞動需求
量,引起了失業。在沒有工會的情況下,工人單獨地與其雇主討論工資、津貼和工作條件,形成了競爭市場的均
衡工資。綜上所述,工會的工資高於競爭市場的工資,但工會增加了競爭市場下的失業。
D
.工會還有哪些使其不同於壟斷企業的目標?
答:工會除了和壟斷企業有相似的經濟目標外,工會還有一定程度的政治目標。如在歐洲的一些地方,工會
有時會通過工人運動開展階段鬥爭,以變革政府結構,甚至提倡社會主義。因此工會兼具經濟和政治兩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