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題
1
.舉出一個政府創造的壟斷的例子。製造這種壟斷必定是一種壞政策嗎?解釋原因。
答:在中國,鐵路運輸是政府創造的壟斷,全國的鐵路運輸由鐵道部獨家管理和經營。
創造這種壟斷從現在來看是一種壞政策。但在我國建國初期,鐵路作為國家經濟的大動脈,由國家進行壟斷經營,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也符合當時的市場要求。
政府創造壟斷不一定是個壞政策,要看這種政策是否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
2
.指出自然壟斷的定義。市場規模的大小與一個行業是不是自然壟斷有什麼關係?
答:自然壟斷是指由於一個企業能以低於兩個或更多企業的成本向整個市場供給一種物品或勞務而產生的壟
斷。當相關產量範圍存在規模經濟,並且市場規模正好處於規模經濟範圍中時,自然壟斷就產生了。但隨著市場
規模的擴大,自然壟斷會變成競爭市場。因為處於自然壟斷的企業無法滿足市場需要,必須有新的企業進入這個
行業。
3
.為什麼壟斷者的邊際收益小於其物品的價格?邊際收益能成為負的嗎?解釋原因。
答:壟斷者是市場上惟一的生產者,它面臨著產品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當壟斷者增加一單位產量時,
會引起它的產品價格下降,這就減少了所生產的所有產量賺到的收益量。因此,壟斷的邊際收益總是低於其物品
的價值。
邊際收益可以為負。當壟斷者增加他銷售的數量時,這對總收益(P×Q)有兩種效應:(1)產量效應:銷售的
產量越多,因此Q 越大;(2)價格效應:價格下降,因此P 降低。當價格對收益的影響大於產量對收益的影響時,
邊際收益是負的。在這種情況下,當企業多生產一單位產品時,儘管企業銷售了更多單位產品,但價格下降之大
足以引起企業的總收益減少。
4
.畫出壟斷者的需求、邊際收益、平均總成本和邊際成本曲線。表示出利潤最大化的產量水準、利潤最大
化的價格和利潤量。
答:
圖15-1 壟斷者的利潤最大化
5
.在你前一個問題的圖上標明使總剩餘最大化的產量水準。標明壟斷的無謂損失。解釋你的答案。
圖15-2 壟斷的無效率
總剩餘最大化的點是A 點,它是需求曲線與邊際成本曲線的交點。需求曲線代表消費者對該物品的評價,
邊際成本曲線代表生產者的成本,當買者的評價=賣者的成本時,總剩餘最大化。
陰影部分是壟斷的無謂損失。壟斷者會選擇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曲線相交的產量水準。可以看出,壟斷的產
量水準低於有效率的產量,壟斷價格高於有效率的價格。因此,雖然有些消費者對物品的評價高於其邊際成本,
但低於壟斷者的價格,這些消費者最後將不購買該物品。壟斷定價使一些對雙方有益的交易無法進行,產生了無
謂損失。
6
.舉出兩個價格歧視的例子。在每個例子中,解釋為什麼壟斷者選擇遵循這種經營戰略。
答:價格歧視例1:超市經營者對某種物品的限時低價銷售。在限定的時間中,對低價物品的購買在很大程
度上反映了顧客的支付意願。一個拮据家庭的主婦很有可能在限定的時間內趕到超市購買這種低價物品,只要這
種物品是她所需要的。而富裕的人則不大可能這樣做。壟斷者通過限時降價,區分開不同購買能力的群體,成功
運用了價格歧視。
例2:公園、名勝遊覽區、電影院等許多地方出售學生票。學生大多沒有工資收入,他們的支付能力通常低於有
工資收入的人。這些地方的經營者通過對學生打折售票,成功使用價格歧視。
7.是什麼給予政府管制企業之間合併的權力?從社會福利的角度看,分別列舉出兩個企業想合併的一個好
理由和一個壞理由。
答:反托拉斯法給予政府管制企業之間合併的權力。
從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有些企業合併並沒有削弱競爭,而是通過更有效率的聯合使生產降低了成本,這是
企業合併的好理由。企業合併的壞理由是:如果兩個在某種物品市場上本已有很大市場份額的企業合併,就很有
可能在市場上形成壟斷或者加強已有的壟斷,壟斷市場不是對資源配置最有效率的市場,會產生無謂損失,從而
引起整個國家經濟福利減少。
8
.當管制者命令一個自然壟斷者必須設定等於邊際成本的價格時,會產生兩個什麼問題?
答:當管制者要求一個自然壟斷者應該確定等於邊際成本的價格時,產生這樣兩個問題:其一,自然壟斷的
平均總成本遞減,它的邊際成本小於平均總成本。如果管制者確定的價格等於邊際成本,價格就會低於企業的平
均總成本,企業將虧損。長期下去,企業會離開該行業。其二,這種定價不能激勵壟斷者降低成本。競爭市場上
的企業由於知道低成本意味著高利潤,會努力降低其成本。如果一個受管制的壟斷者知道只要成本降低,政府就
會降低價格,壟斷者不會從降低成本中受益。那麼,壟斷者就沒有主動降低成本的積極性。
問題與應用
1
.一家出版社面臨一位著名作家的下一部小說的以下需求表:
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200
萬美元,印刷一本書的邊際成本是固定的10
美元。
A
.計算總收益、總成本和每種數量時的利潤。出版社選擇的利潤最大化產量是多少?它收取的價格是多少?
答:出版社選擇的利潤最大化產量是500 000 本。它收取的價格是50 元每本。
表15-1 出版社的成本、收益表
B
.計算邊際收益。(回想一下,MR=△TR/△Q)。如何比較邊際收益與價格?解釋原因。
答:出版社的邊際收益總是小於其書的價格。因為出版社是一名壟斷者,它面臨著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
曲線。為了增加銷售量,一個壟斷企業必須降低其物品的價格。因此,為了多賣一單位產品,壟斷者得到的收益
必須低於前面所銷售的物品的每個單位。
C
.畫出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和需求曲線。在哪個數量時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曲線相交?此交點表示什麼?
答:在500 000 本時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曲線相交,這一點表示利潤最大化。
圖15-3 出版社的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和需求曲線
D
.在你的圖中,用陰影表示無謂損失。用文字解釋該陰影代表什麼。
答:無謂損失的產生是由於當壟斷者收取高於邊際成本的價格時,一些潛在消費者對物品的評價高於其邊際
成本,但低於壟斷者的價格,這些消費者最後不購買物品。由於這些消費者對物品的評價大於生產這些物品的成
本,這個結果是無效率的。壟斷定價使一些有益於雙方的交易無法進行,產生無謂損失。
E
.如果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
萬美元而不是200
萬美元,這將如何影響出版社關於收取的價格的決策?
解釋原因。
答:如果對作者寫一本書支付300 萬美元,出版社的總成本提高,但是它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不變。出版
社要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仍然應該生產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相等的產量,並實行該產量所對應的價格。只要
原來的價格不低於現在的平均可變成本,出版社關於收取的價格的決策不變。
F
.假設出版社目標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關注經濟效率最大化。那麼它對這本快收取的價格是多少?在這
種價格時能獲得多少利潤?
答:如果出版社關注經濟效率最大化,對這本書收取的價格應該是10 美元。在這一價格,出版社的需求曲
線和邊際成本曲線相交。在這種價格時能獲得-200 萬美元的利潤。
2
.假設法律要求自然壟斷者收取的價格等於平均總成本。在圖上標出收取的價格以及與邊際成本定價相比
的社會無謂損失。
圖15-4 平均總成本定價與邊際成本定價
3.假定清潔礦泉水公司對加利福尼亞銷售的瓶裝水有壟斷。如果瓶裝水的價格上升,清潔礦泉水公司利潤最大化的產量水準、價格和利潤有什麼變動?分別用文字和圖形解釋。
答:瓶裝水價格上升,可以認為是由於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向上平移,邊際收益曲線也向上平移相同幅度。
如圖15-5,清潔礦泉水公司利潤最大化的產量從Q0 上__________升到Q1,價格從P0 上升到P1,利潤從面積BCDE 變為面積B’C’D’E’,利潤增加。
圖15-5 清潔礦泉水公司利潤最大化
4.一個小鎮有許多相互競爭的超市,它們有不變的邊際成本。
A.用日用品市場圖形說明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和總剩餘。
在該市場上由於邊際成本不變,所以只有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為零,總剩餘等於消費者剩餘。市場上的價格由需求曲線和邊際成本曲線的交點決定。
B.現在假設,獨立的超市聯合為一個連鎖店,用新圖形說明新的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和總剩餘。相對於競爭市場而言,從消費者轉移給生產者的是什麼?無謂損失是什麼?
答:
圖15-7 存在壟斷的日用品市場
獨立的超市聯合成一個連鎖店,在市場上形成壟斷,壟斷者的價格是它的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曲線的交點決
定的。價格高於自由競爭市場的價格,產量低於自由市場上的數量,社會總剩餘減少,因為產生了無謂損失。
相對于競爭市場而言,消費者轉移給生產者的是利潤。因為壟斷價格高於壟斷者的邊際成本。無謂損失是因
為部分消費者對該物品的評價雖然高於其邊際成本,卻低於其壟斷價格,這部分消費者最終不會購買該物品。壟
斷定價使一些對雙方有益的交易無法進行,產生無謂損失。
5
.約翰尼·羅克比利剛剛錄製完一張CD
。他的錄音公司銷售部確定對這張CD
的需求如下表所示:
該公司生產CD
沒有固定成本,可變成本是每張CD5美元。
A
.求產量等於1萬、2萬等等的總收益。銷售量每增加1萬張的邊際收益是多少?
答: 表15-2 CD 銷售利潤表
B
.求利潤最大化時的CD
產量、價格、利潤。
答:利潤最大化的CD 產量是50 000 張。價格是16 元/張。利潤是550 000 美元。
C
.如果你是約翰尼的代理人,你會建議約翰尼向錄音公司要多少錄音費?為什麼?
6
.一個公司正在考慮在一條河上建一座橋。修橋的成本是200
萬美元,沒有維修費用。下表表示該公司對
橋的使用壽命內需求的預期:
A
.如果公司建這座橋,其利潤最大化的價格是多少?該價格對應的是否是有效率的產量水準?為什麼?
答:如果公司建橋,它的利潤最大化價格是4 美元/次。這不是有效率的產量水準。如果產量水準是有效率
的,公司的利潤應該為零。而在利潤最大化時,公司的收益是160 萬美元,成本是200 萬美元。
B
.如果公司關注利潤最大化,它應該建橋嗎?它的利潤或虧損是多少?
答:如果公司關心利潤最大化,它不應該建橋。建橋後,它的虧損至少是40 萬美元(200-160)。
C
.如果政府要建橋,它收取的價格應該是多少?
答:如果政府要建橋,收取的價格應該是零。政府收取的價格應該由需求曲線和邊際成本曲線的交點決定。
因為邊際成本為零,所以政府收取的價格應該是零。
D
.政府應該建橋嗎?解釋原因。
答:我認為政府應該建橋。因為政府有責任提供公共物品,當私人沒有可能提供這種物品的時候。
7
.拉瑞、科利和莫爾經營鎮裡惟一的一個沙龍。拉瑞想在不賠錢的情況下儘量多賣飲料。科利想讓沙龍帶
來儘量多的收益。莫爾想使利潤儘量多。用一個該沙龍的需求曲線和成本曲線圖形說明每個合夥人都贊成的價
格和數量的組合。解釋原因。
答:如圖15—10,A’是利潤最大化的點,在該點MR=MC,於是A 點決定的價格和數量滿足莫爾的要求。
B 點滿足拉瑞的要求,它是平均成本和需求曲線的交點,可以在不賠錢的情況下賣出最多的飲料。C 點滿足科利
的要求,該點對應的邊際收益為零。邊際利益為零之前,總收益一直在增加,邊際收益為負時,總收益減少。
能同時滿足這三人要求的點就在A 點到C 點之間,但具體處在哪一點上,要看這三人的要求如何相互協調,
達成一個折中的方案。
P(每過一次的價格/美元) Q(過橋次數/千次)
圖15-10 沙龍的成本需求曲線圖
8
.多年來,AT&T公司一直是一個受管制的壟斷者,它提供本地與長途電話服務。
A
.解釋為什麼長途電話服務原本是一種自然壟斷。
答:原先長途電話的使用量並不大,一家電信公司提供的服務就可以滿足整個長途電話市場的需求。同時,
建立整個長途電話網路的成本是固定的,而增加一個新用戶的邊際成本微乎其微,所以提供長途電話服務的平均
總成本隨著用戶人數的增加而減少。因此,長途電話服務原本是一種自然壟斷。
B
.過去20
年間,許多公司已經發射了通訊衛星,每個衛星可以傳送有限量的電話。通訊衛星作用日益增
長如何改變了長途電話服務的成本結構?
答:通訊衛星作用的日益增長使長途電話服務的固定成本增加,變動成本減少。
C
.在與政府進行長期法律上的周旋之後,AT&T
公司同意與其他公司在長途電話市場上競爭。它還同意把
地方電話服務分為8
家“小貝爾”,這些小公司仍然受到了嚴格的管制。為什麼在長途電話服務中有競爭是有效
率的,而在本地電話服務中受管制的壟斷是有效率的?
答:現在,長途電話的使用量大大增加,一家公司提供的服務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需要更多的公司進入
這個市場。隨著市場中企業數量的增多,長途電話服務由自然壟斷變為競爭市場。在競爭市場上,競爭才有效率。
在地方電話服務中,市場需求量沒有太大的增加,AT&T 公司在市場上仍佔有壟斷地位。雖然分為8 家“小貝爾”,
但各個“小貝爾”分別壟斷不同地區的地方電話服務。為了防止“小貝爾”在地方電話服務中收取過高的壟斷價
格,政府有必要對它們實行管制,以儘量增加社會福利。
9.考慮壟斷定價和需求價格彈性之間的關係:
A.解釋為什麼一個壟斷者決不生產需求曲線缺乏彈性的數量。(提示:如果需求缺乏彈性而企業提高其價格,總收益和總成本會發生什麼變動?)
答:壟斷者總是生產需求有彈性的數量。如果企業生產需求缺乏彈性的數量,那麼,如果企業提高了它的價格,數量下降幅度將比價格上漲幅度相對要小,因此,收益將會增加。由於成本減少在較低的數量,企業將有較高的收益和較低的成本,因此利潤將會更高。所以,企業應該不斷提高它的價格,直到利潤最大化,而這發生在需求曲線的彈性部分。
B.畫出壟斷者的圖形,準確地標出缺乏彈性的需求曲線部分。(提示:答案與邊際收益曲線相關。)
答:如圖所示,在需求曲線的無彈性部分,邊際收益為負,此時增加數量,價格下降比例更大,結果總收益減少。由於企業要求利潤最大化,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永遠不能為負,利潤最大化的數量不可能發生在邊際收益為負的地方。因此,壟斷生產不可能在需求曲線的無彈性部分。
C.在你的圖形上標明使總收益最大化的數量和價格。
答:總收益最大化的數量和價格,是在邊際收益等於零的地方。
10.如果政府想鼓勵壟斷者生產社會有效率的數量,它應該對每單位產品徵稅還是給予補貼?
答:政府應該給壟斷者補貼,促其提高產量。壟斷企業和它的許多客戶會贊成這樣做,但那些不購買這些產品的納稅人將反對這樣做。
11
.你住在一個有300個成人和200個孩子的小鎮上,而且,你正考慮進行一場演出招待你的鄰居並賺點
線。該演出的固定成本為2000美元,但多售出一張票的邊際成本為零。下面是你的兩類顧客的需求表:
A
.為了使利潤最大化,你對成人票收取多高的價格?對兒童票呢?你獲得多少利潤?
答:對成人和小孩售票的邊際收益如表15-3 和15-4 所示:
表15-3 銷售成人票的邊際收益
表15-4 銷售兒童票的邊際收益
為了使利潤最大化,應該對成人票收取7 美元/張,售出300 張票。對兒童票收取4 美元/張,售出200 張票。
總收益為2100+800=2900 美元。由於總成本為2000 美元,所以獲得的利潤為900 美元。
B
.市委會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你向不同顧客收取不同價格。現在你把票價確定為多少?你獲得多少利潤?
答:此時應把票確定為7 美元/張,售出300 張票,獲得的利潤為100 美元。
C
.由於法律禁止價格歧視,誰的狀況變壞了?誰的狀況變好了?(如果可以的話,計算福利變動的數量。)
答:沒有任何人的福利變好。因為,票價為7 美元/張時,願意出4 美元票價的兒童不能看到演出,他們的
福利狀況變壞了。演出提供者的利潤減少了,其福利也變壞了。
D
.如果這個演出的固定成本是2500
美元,而不是2000美元,你對A、B、C
的回答有什麼變動?
答:此時,A 中成人票和兒童票的價格不會變,但演出提供者的利潤變為400 美元。B 中演出提供者將不會
提供演出,因為其將虧損400 美元。C 中兒童、演出提供者和成人的福利都將變壞,沒有任何人的福利變好。
12
.根據市場研究,一家唱片公司獲得了以下有關其新CD
的需求和生產成本的資訊:
A
.找出使公司利潤最大化的價格和數量。
答:圖中顯示了企業的需求、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曲線。該公司利潤最大化的產量,在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
本時。設兩個等式方程:
1000 - 20Q = 100 + 10Q
900 = 30Q
Q = 30
P = 1000 - 10Q = 700 美分
B
.找出能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的價格和數量。
答:社會福利最大化在價格等於邊際成本時:
1000 - 10Q= 100 + 10Q
900 = 20Q
Q = 45
產量為45 時,價格為550 美分。
C
.計算壟斷帶來的無謂損失。
答:無謂損失=(0.5)( 15)( 300 美分)= 2250 美分。
D
.假設除了以上成本以外,還要向錄製唱片的樂師支付報酬。這家公司在考慮以下四種方案:
i.一次性付費2000美分
ii.利潤的50%
iii.每售出一張CD支付150美分
iv.收益的50%
對於以上四種方案,分別計算使利潤最大化的價格和數量。在這些付酬計畫之中,如果有的話,哪一種能
改變壟斷引起的無謂損失?解釋原因。
答:
i.20 美元的付費不會改變利潤最大化的價格或數量。無謂損失不受影響。
ii.利潤的50%付費不會改變利潤最大化的價格或數量。無謂的損失不受影響。
iii.如果按CD 張數支付報酬,生產的邊際成本將增加1.50 美元,。新的邊際成本為100 + 160Q。新的
利潤最大化的產量將達到5,價格將上升至900 美分。無謂的損失將會更大。
iv.如果支付收益的50%,那麼總收入為500Q - 5Q2。邊際收益變成500 - 10Q。利潤最大化的數量將
是20,價格將是600 美分。無謂損失會更大。
13
.許多價格歧視計畫都引起一些成本。例如,折扣券要佔用買者與賣者的時間與資源。這個題考慮高成
本價格歧視的含義。為了使事情簡單,我們假設這裡壟斷者的生產成本與產量是同比例的,因此平均總成本和
邊際成本是不變的,而且相等。
A
.畫出壟斷者的成本、需求和邊際收益曲線。說明沒有價格歧視時壟斷者收取的價格。
答:沒有價格歧視時,壟斷者收取的價格由其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曲線的交點決定。
圖15-13 壟斷者的成本、需求曲線
B
.在你的圖上標出等於壟斷者利潤的面積,並稱之為X
;標出等於消費者剩餘的面積,並稱之為Y
;標出等於無謂損失的面積,並稱之為Z。
答: 見圖15-13。
C
.現在假設,壟斷者可以實行完全價格歧視。壟斷者的利潤是多少?
(用X、Y和Z表示你的答案。)
答:實際完全價格歧視時,壟斷者利潤:X+Y+Z。
D
.價格歧視引起的壟斷利潤變動是多少?價格歧視引起的總剩餘變動是多少?哪一個變動更大?解釋原
因。(用X、Y和Z表示你的答案)
答:價格歧視引起的壟斷利潤變動是+(Y+Z)。引起總剩餘的變動是+Z。壟斷利潤的變動大。因為完全價格
歧視下,企業可以根據每一個消費者對產品的不同評價收取不同的價格,壟斷者獲得每次交易中的全部剩餘。實
行完全價格歧視時,沒有無謂損失,所有的剩餘都成為壟斷者利潤。
E
.現在假設價格歧視有一些成本。為了使這種成本模型化,我們假設,壟斷者為了實行價格歧視必須支付
固定成本C。壟斷者如何決定是否支付這種固定成本(用X、Y、Z和C表示你的答案。)
答:只要(Y+Z)>C,壟斷者就會實行價格歧視。因為實行價格歧視的收益大於其成本。
F
.關心總剩餘的仁慈社會計畫者如何決定壟斷者是否應該實行價格歧視?(
用X、Y、Z和C表示你的答案。)
答:當Z>C 時,關心總剩餘的仁慈社會計畫者會同意壟斷者實行價格歧視。因為實行價格歧視增加的總剩
餘大於減少的。
G
.比較你對E和F的答案。壟斷者實行價格歧視的激勵與社會計畫者有什麼不同。即即使價格歧視從社
會來看是不合意的,壟斷者也可能實行價格歧視嗎?
答:壟斷者只要能增加他自己的利潤就會實行價格歧視。而社會計畫者要考慮社會總剩餘的變動。如果價格
歧視從社會來看是不合意的,壟斷者能否實行價格歧視要看社會計畫者是否會對這種價格歧視行為採取管制或其
他限制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