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 客觀的東西是什麼

唯物論
這一次講的是唯物論。說到唯物論,它的第一個特點,就是承認客
觀的東西。主觀的觀念論把世界全當作我們的感覺思想,說世界只是我
心中的幻影,說“人生如夢”。但唯物論決不這樣,它相信世界不是
幻影,而是真實地在外界存在著的東西。這是唯物論的根本的思想,沒
有這一點,就沒有資格算作唯物論。

假的唯物論
但是,單單有這一點,也不見得馬上就成唯物論。因為我們還要
問:“這裡所承認的客觀的東西,究竟是些什麼?”這是一個很重要的
問題,若解答得不對,還是會變成觀念論。例如,有的人就會這樣答
複:“我們承認客觀的東西就是物質,但物質是死的,僵固的,若沒
有另外的力量推動它,它決不會自己運動變化。一塊石頭自己會飛起來
嗎?不會的,要用手將它拿起來,拋它,它才會飛。由此類推,世界上
一切物質的形形色色的運動,必有一種另外的力量推動它。”

這一種見解,是在日常普通人中最容易發生的,因為它和世俗的常
識很接近。但這能算唯物論嗎?這裡說物質的運動變化必須有另外的
力量推動。所謂另外的力量,當然不能再是物質。物質自己尚且不能運
動,怎能推動其他的物質呢?於是乎就不能不說這是心靈,是精神,這
樣一來,精神就是世界萬物的推動力、支配者,心靈的力量便高坐在物
質之上,就是主觀的東西高坐在客觀物質之上,這不是觀念論還是什
麼?這至多只能算假的唯物論。

這裡所謂的客觀的東西,是物質和精神兩樣都有的。並且,就像耍
木頭人戲一樣,物質是永遠被精神拿著任意地戲耍。這樣見解,馬上
被宗教家所利用說:“那精神的東西,就是神,神支配一切,
切,物質世界的任何事件都是受神的力量左右的。”這就是我們曾經說
過的宿命論的世界觀。也有的人,說精神就是指靈魂而言,萬物都各有
靈魂,靈魂推動著它,它就活動,失去了靈魂,活動便死,據說就是靈魂脫離軀殼的結果。這靈魂,也有的人叫氣”或“活力”。萬物都有靈魂的主張,在哲學上也叫作“萬物有生論”或“物活論”。它與宗教的關係,當然也是很密切的,和尚尼姑不
是常常替死人超度靈魂嗎?

這種見解很幼稚,而且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就最重要的一兩點
來說,它認為精神能夠在物質之外獨立存在,能自由地離開物質而
這事實上卻不能夠直接證明。我們所見的一切精神的東西,都是附屬
在一定的物體上表現出來的。例如說到感情和思想,我們只有張三或
李四的某種感情思想,決不會在天空裡也看見有什麼感情思想,迷信
的人會說夢中的鬼怪神靈就是獨立存在的精神,殊不知那只是他自己
的夢,只是他自己的頭腦中幻想出來的東西,也離不開他自己的頭
腦,怎能算獨立存在的東西?再說,就算退一步,承認精神能夠離開
物質的存在那又有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這無形無體的精神,為什
麼能推動有形體的物質呢?譬如我們前面有一塊石頭,單單用思想要
起,石頭就會飛起來嗎?不能的,要用手拋。

但手是物質,物質還是要由物質來推動。單單的精神是不會生作用的;世界的木
頭人戲不是精神能夠耍得起來的。

真的唯物論,承認物質自身會運動
現在可以說到唯物論了。照例先要答覆這一個問題:客觀的東西是
些什麼,唯物論的答覆是:“客觀的東西就只有物質,不是死的物質,
物質本身會自己運動,用不著其他的力量來推它,宇宙間一切千變萬化
的現象,都是物質自己運動的過程。”

機械的唯物論,只承認數量和位置的變動的答案,和觀念論是勢不兩立的。它將一切的精神、神怪、迷信等統統打倒。在社會政治上有激烈的變動的時候,它
代表著前進者的思想。法國十八世紀的唯物論,就是一個很顯明的例子,但唯
物論也有種種,像法國十八世紀的那種唯物論,我們叫作“機械論的唯
物論”,它主張一切物質的變化運功,都是機械的變化和運動。
機械的運動,簡單地說來,就是單單位置上和數量上的變化,而不是性質上
的變化。機械論者以為,世界上的物質性質是永遠不變的,我們所看見
的事物的種種樣樣的性質,都可以用位置和數量的變化來解釋。

那時的法國唯物論者拉美特裡曾著過一本書,題名《《人一一機械》,也
以翻譯作《人就是機械》,就是把人類當作機械來解釋的。

機械唯物論,被客觀的觀念論推翻
這機械論的維物論,在十八世紀的時候,曾經代表著法國的新頭
資本主義勢力,與舊的封建勢力打過一次戰,在哲學上盡了一番革命
的任務。不過,到現在已經是一百多年了,這一百多年以來,不論哲學
上還是科學上,都有了無數新的發現和新的進步,於是在現在看
機械論的唯物論就不免有點老朽的樣子,最大的,例如它不承認性質
的變化,這一點就很說不過去。像人類的思想和感情,要用這種見解來
說明,就很困難了。我們固然可以說,思想是頭腦中的物質分子的一種運動,但要知道機械論只承認位置上的移動。既然只是位置上的移動
那為什麼又會另外發生思想呢?思想並不就等於位置的移動呀。十八世
紀的機械唯物論不能解釋這一個問題,結果,就被後來的觀念論打敗。
這些勝利的觀念論者,就是十九世紀的幾個德國大哲學家,我們聽得很
熟的黑格爾,是他們中間最後的而又最偉大的一個。他們把客觀世界裡
的物質壓根兒掃去了,他們說:“客觀的東西根本就只有精神,一切
的運動變化,就只是精神在那兒變化,物質不過是精神運動的一種表現
罷了,它不是獨立的東西。用手拋石頭,並不是精神推動物質,也不是
物質推動物質,還是精神自己在運動,飛起來的不是石頭,而是精神目
己。”這一種觀念論,和主觀的觀念論又有點不同。主觀的觀念論認為
世界只是我們的主觀內容,和我們的主觀分不開,而這種觀念論卻認為
可以分開,認為是客觀的存在,只不過它本身的性質和我們的主觀是同
的東西,換一句話說,世界的本身也只是一種思想的運動。
在哲學上,這就叫作“客觀的觀念論”。


客觀的觀念論使客觀的東西和主觀的東西同一化,於是乎它就很容易解
釋人類的頭腦中為什麼會發生思想。世界本身就是一部大思想,而人
又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思想在人類的頭腦中又重現出來,這當然不
能算怪事了。客觀的觀念論能夠解釋清楚這一點,所以它就戰勝了機械
的唯物論。

新唯物論不只承認數量的變化,也承認性質的變化
但是,另外還有一種唯物論,卻不像機械的唯物論那麼軟弱。這一
種唯物論不但承認物質的數量和位置的變動,同時更看重性質的變化。
不但看重性質的變化,並且認為性質能夠發展,能夠進化。因為性質的發
展和進化,所以物質又能夠從低級的簡單的狀態變化成高級
高級的物質就具有高級的性質。人類是世界上的最高級的物質,
思想就是一種高級的物質性質。因為,思想或精神只是物質發展
階段的產物,是由物質中派生出來的。
這一種唯物論,是最近七八十年來一天比一天普遍起來的新唯物
論,它能合理地解釋思想和精神發生的原因。所以不再會被客觀的觀念論打敗。

新唯物論,打敗了客觀的觀念論

不,客觀的觀念論才是被唯物論打敗了的。還在一百年前,最偉大
的客觀的觀念論者黑格爾已經漸漸站不住腳。他把世界看作思想的運
動,這思想,他稱為“世界理性。但我們明明看見客觀世界上全是物
質,至少,最主要的東西都是物質,難道這可以一筆抹殺的嗎?
黑格你也知道不能抹殺,他不能不加以相當的解釋,說物質是精神
的“他在”,這就是說物質只是精神的另外一種形態,在形態上是物
質,而根底裡還是精神,還是思想或理性。他相信世界上物質的變化和
我們頭腦中的思想的變化,在性質上完全是一樣的,因此,當他研究一
切的事物時,他總是用思想的形式做標準,也就是用他的“論理學”做標準。他要將世界萬物都嵌進他的一部論理學裡面,用論理學解
釋一切。結果,因為物質究竟是物質有時雖然也解釋得通,
常常碰釘子。這是客觀的觀念論的弱點。
黑格爾遇到他的論理學不能解釋事物的時候,他自己也知道是碰釘
子了。但他固執著的觀念論,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不但不承認錯誤,
還要咒駡那給他吃釘子的事物說:“這是物質在搗亂!”然而罵
不中用的,謾駡決不會使人心服;他碰釘子總不是假事,既然碰釘
子,所以就站不住腳了。
於是,新唯物論就起來打敗了它。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唯物論、觀念論和二元論三種哲學觀念之間的關係和區別。作者以對“客觀的東西是什麼”這一問題的探討為核心,逐步分析了不同哲學流派對物質和精神關係的理解。

首先,作者明確了唯物論的基本立場,即承認客觀世界的存在,並認為物質是獨立存在且能夠自我運動的。這與主觀的觀念論形成鮮明對比,後者認為世界僅是主觀感知的幻象。文章強調,真正的唯物論應當相信物質的自我運動,而不是認為物質需要外部的精神力量來推動。如果認為物質的運動需要精神來推動,那麼實際上就陷入了觀念論或宗教的範疇,將精神置於物質之上。

接著,作者批判了機械唯物論。機械唯物論認為,物質的變化僅是數量和位置的改變,而不涉及性質的變化。這種觀點在解釋複雜的精神現象,如人類的思想和感情時顯得力不從心。作者指出,機械唯物論無法解釋思想的產生,最終被客觀的觀念論所取代。

然而,客觀的觀念論也存在自身的局限。作者以黑格爾的哲學為例,說明客觀的觀念論試圖將世界的一切都歸結為精神或思想的運動,忽視了物質的獨立性。黑格爾雖然承認物質的存在,但認為物質只是精神的“他在”,即精神的外在表現。這種觀點在面對無法用邏輯解釋的物質現象時,顯得蒼白無力。

最後,作者介紹了新唯物論。新唯物論不僅承認物質的數量和位置的變化,更強調性質的變化和發展。它認為物質可以從低級形態發展到高級形態,高級物質具備高級性質,如人類的思想和意識。思想被視為物質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物質的一種高級屬性。新唯物論成功地解釋了思想和精神的起源,彌補了機械唯物論的不足,從而在哲學上擊敗了客觀的觀念論。

評價:

這篇文章邏輯清晰,論證嚴密,成功地梳理了唯物論與觀念論之間的辯證關係。作者通過對不同哲學觀點的比較,逐步引出了新唯物論的優越性。文章的亮點在於:

深入淺出地解釋哲學概念: 作者善於將複雜的哲學理論以通俗的語言表達,使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抽象的哲學思想。例如,通過對“機械唯物論”的批判,作者引出了新唯物論的必要性。

歷史脈絡的梳理: 文章結合哲學史的發展,討論了唯物論和觀念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興衰。通過引用法國十八世紀的唯物論和十九世紀德國哲學家的思想,作者展示了哲學觀念的發展演變。

論證有力,批判深刻: 作者不僅指出了機械唯物論和客觀的觀念論的缺陷,還解釋了它們為何無法徹底解釋世界和思想的關係。這種批判是基於理性的分析,而非情緒化的否定。

然而,文章也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對反對觀點的探討可以更深入: 雖然作者對機械唯物論和客觀的觀念論進行了批判,但對這些理論的支援理由和背後的邏輯未作深入分析。如果能夠更全面地呈現這些觀點,再進行批判,論證將更加有說服力。

新唯物論的展開可以更詳細: 文章在介紹新唯物論時,雖然指出了其優勢,但對於其具體理論基礎和如何解釋複雜的精神現象,可以提供更多的細節和例證。

引用和參考需要明確: 文章中提到了黑格爾、拉美特裡等哲學家,但對其理論的引用較為概括。如果能夠結合具體的哲學文本或案例,讀者將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些理論。

結論: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對唯物論與觀念論的討論具有啟發性和教育意義。作者通過嚴謹的邏輯和清晰的語言,闡明了新唯物論在解釋物質和精神關係上的優勢。文章促使讀者思考哲學中的基本問題,如物質與精神的關係、思想的起源等。對於哲學愛好者和初學者來說,這是一篇值得細細品讀和思考的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CHUNGW 的頭像
    HCHUNGW

    HCHUNGW的部落格

    HCHUNG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