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不是變戲法
矛盾的統一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動,但這種變動與變戲法的變動是不同的。
變戲法,大家應該都見過吧?大戲院裡經常有大規模的演出,不過票價太高,許多人只能在街頭看到跑江湖的表演,幾個銅板就可以滿足一下好奇心。通常的戲法不外乎把一樣東西變成另一樣東西,比如把一根棍子放到毯子下,變出一條蛇來;或者把一粒米放進杯子裡,變成一整杯米;又或者把一些水草放進玻璃缸,用手巾蓋住,結果變成一缸活生生的金魚……這些變化在戲法中是最常見的,不論是在大戲院還是街頭的表演中,都是熱門的節目。
但戲法的變化其實只是位置的移動,並不是真的變動。戲法師用巧妙的手法,把原本藏好的東西換出來,讓觀眾產生錯覺,以為棍子真的變成了蛇,米也變成了整杯。這種變動,只是位置的移動,是機械性的,而且是外力推動的,而不是物件自身的改變。
很多人把世界上的變動看作像戲法一樣的變動,認為變動只是表面上的移動,事物的本質並沒有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歷史的變動只是一種循環運動,認為歷史只是重複曾經出現過的事情,就像戲法師把消失的東西重新拿出來一樣。這種觀點其實是機械論的錯誤,它忽視了事物本身內部的變化和發展。
事實上,世界上的一切變動不僅僅是位置的變動,更是事物內部本質的變化。水可以變成冰,是因為水本身發生了變化,而不是神秘力量把水藏起來再拿出冰來。同樣,封建社會發展成資本主義社會,也不是因為神秘力量的推動,而是封建社會內部發展演變的結果。事物的變動來源於它自身內部的力量,而不是外來的推動。
事物內部的變動來源於內部的矛盾。每一件事物內部都有不同的部分,這些部分之間存在差異,甚至存在相互對立的矛盾。這些矛盾構成了事物變動的根本動力。例如,一個人一方面需要食物來補充體力,另一方面又在日常生活中消耗體力,這就是一個矛盾的存在。社會也是如此,社會內部有一部分人希望維持現狀,另一部分人則希望打破現狀,這種矛盾推動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
矛盾的統一,就是事物變動的內在動力。如果事物內部沒有矛盾,那麼事物就會保持靜止、不變。然而,由於矛盾的存在,事物內部總是處於衝突之中,這使得事物必須不斷改變自己,以適應新的情況。矛盾的統一是暫時的、相對的,而矛盾本身則是永久存在的,這就是一切事物變動的根本原因。
矛盾的統一,是動的邏輯的第一條根本法則。人類思想的變化和發展,以及思想所反映的世界上一切變動,都是由這條法則來解釋的。因此,我們要理解任何事物的運動和變動,必須從它們內部的矛盾開始。動的邏輯創始者之一曾說:「辯證法(即動的邏輯)本質上就是研究對象內部的矛盾。」
這篇文章探討了「變戲法」和「矛盾的統一律」之間的差異,並且強調世界的變化不是像變戲法一樣的外部操控,而是事物內部矛盾的自我發展。以下是主要觀點的分析:
變戲法與事物的內部變化:
文章指出,變戲法的變動是表面的、機械的,並非事物本質的改變。戲法中的變化只是通過位置移動來蒙混觀客,並不涉及實際事物的內在改變。
相反,真正的變化是來自於事物內部的變動,這種變化不是外力施加的,而是事物內部包含的矛盾驅動的。
矛盾的統一:
文章認為,事物的內部包含著矛盾,這些矛盾構成了事物變動的根本動力。每件事物在內部都有支持其存在的因素和否定其存在的要素,這些矛盾使得事物無法保持靜止,並促使事物發展和變化。
比如,個人生活中既需要補充體力也會消耗體力,這就是內部矛盾的表現。同樣,社會中的進步和保守勢力也是社會矛盾的具體體現。
矛盾與統一的關係:
矛盾是永恆存在的、絕對的,而統一只是暫時的、相對的。事物內部的矛盾推動變化,使得統一無法長久維持。因此,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終將被否定並轉變成其相反的事物,例如活人終究會變成死人,不合理的社會最終會被更合理的社會取代。
這裡強調了「矛盾的統一」作為動的邏輯的根本法則,也是理解事物發展變化的基礎。
批判機械論:
文章批評了將世界變動看作「變戲法」般的機械論觀點。認為機械論的錯誤在於否定事物內在變化的可能性,並將變化的原因歸諸於外部力量(例如神的作用),這與事物的實際運動和變化背道而馳。
總結: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辯證法中的「矛盾的統一律」,強調事物的變化是由內部矛盾驅動的,否定了機械論的外部操控說法。透過這種思維方式,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社會以及人類思想中的變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