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學(第十版) 多明尼克.薩爾瓦多 (著)
P16頁 練習題
6.(1)根據消費者需求理論,當其他條件不變時,一種商品價格的提高(如由於稅率的上浮所致),會帶來需求量的什麼變化?
答:根據消費者需求理論,當其他條件不變時,一種商品價格的提高,則該商品的需求量將會下降。
(2)根據消費者需求理論,一種進口商品價格的提高(如由於進口關稅的上浮所致),會帶來需求量的什麼變化?
答:根據消費者需求理論,一種進口商品價格的提高,則該商品的出口量將會下降。
7.(1)一國政府如何能消除或減少預算赤字?
答:一國政府可以通過減少政府支出、增加稅收,來消除或者減少預算赤字。
(2)一個國家如何能消除或減少貿易逆差?
答:一個國家要消除或減少其貿易逆差的方式有:對進口商品增稅、補貼出口,借如更多的國外債券、減少借出外國債券,降低該國的國民收入水準。
8.(1)國際經濟關係與地區經濟關係有何區別?
答:在國際經濟關係下,國家通常限制在國際間的自由流動的貨物、服務和因素,不同的語言、消費習慣和法律規定同樣也阻礙了它們在國際間的流動,此外,國際收支會在各種貨幣收據和付款中流通。
而在地區經濟關係下,就關稅和進行相同的貨幣而言,區際流動的貨物、服務和因素沒有面臨這樣的限制因素,它們經常是在同樣的語言環境下,在類似的消費習慣和法律規定下進行的,這就與國際經濟關係形成了鮮明對比。
(2)它們在哪方面相似?
答:國際經濟關係和地區經濟關係的相似點:兩者都跨越了空間距離,事實上,它們都是在遠距離貿易下的產物,把經濟看待成在一個進行著生產、交換和消費的空間中的單一點,這也是從經濟學的復位空間將它們區分。
10.如果說一個國家可以從國際貿易中獲益,那麼你如何解釋為什麼許多國家又要對國際貿易施加某些限制?
答:國際貿易給本國消費者帶來的是更低的價格,這樣就會對本國的同種商品的生產商造成不利,擠兌了本國生產商的銷售份額。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本國的生產商就會失去大量的訂單,並且向政府提議限制進口。而由於消費者很多,平均每個消費者只有非常小的進口商品利益,政府就會根據生產商的要求,施加一些進口限制。
第二章 比較優勢原理
P45頁 練習題
- 表2.5列出了在4中假定下,英美兩國1勞動小時可生產的小麥與布匹的數量。支出每種情況下,美、英兩國具有絕對優勢或劣勢的商品。
答:在A情形下,美國具有絕對優勢的商品是小麥;英國具有絕對優勢的商品是布匹;
在B情形下,美國在小麥和布匹都有絕對優勢;
在C情形下,美國在小麥和布匹生產商都具有絕對優勢,而英國在這兩種商品的生產中都不具有絕對優勢;
在D情形下,美國在小麥、布匹這兩種商品具有的絕對優勢都比英國明顯。
- 指出表2.5中每個國家有比較優勢與比較劣勢的商品。
答:在A情形下,美國具有相對優勢的商品是小麥;英國在布匹生產上具有相對優勢;
在B情形下,美國在小麥具有相對優勢;英國在布匹生產具有相對優勢;
在C情形下,美國在小麥具有相對優勢;英國在布匹生產具有相對優勢;
在D情形下,美國、英國在小麥、布匹這兩種商品生產上沒有相對優勢。
- 指出表2.5中每種情況下,貿易的可能性貿易基礎。
答:在A情形下,貿易的可能性貿易基礎是絕對優勢;
在B情形下,貿易的可能性貿易基礎是相對優勢;
在C情形下,貿易的可能性貿易基礎是相對優勢;
在D情形下,沒有貿易的可能性,因為美國在這兩種商品的生產上都比英國具有絕對優勢。
- 假設在表2.5中的B情況下,美國用4單位小麥與英國用的4單位布交換:
- 美國獲利多少?
- 英國獲利多少?
- 互惠貿易的範圍有多大?
- 如果改用4單位小麥與6單位布交換,兩國分別獲利多少?
答:(1)美國獲利1C
(2)英國獲利3C
(3) 3C<4W<8C
(4)美國獲利3C,而英國獲利1w。
- 表2.5中的B情況下,假設勞動是唯一生產要素而且是同質的(即只有一種類型):
- 用勞動測度,美、英兩國生產小麥和布的成本是多少
- 如果工資率為6美元,則小麥和布在美國的價格是多少?
- 如果工資率為1英鎊,則小麥和布在英國的價格是多少?
答:(1)在勞動測度下,生產小麥的成本在美國是1/4,在英國為1;而生產布匹的成本在美國是1/3,在英國為1/2.
(2)在美國,小麥的價格=1.5美元,而布匹的價格=2.00美元;
(3)在英國,小麥的價格=1.00英鎊,而布匹的價格=0.50英鎊;
- 參考第5題回答:
- 若美元、英鎊的外匯比價是1英鎊=2美元,則小麥與布在英國的美元價格是多少?在此匯率下,美國會想英國出口小麥嗎?在此匯率下,英國會想美國出口布嗎?
- 當匯率是1英鎊=4美元時情況如何?
- 當匯率是1英鎊=1美元時又如何?
- 允許美國向英國出口小麥和允許英國向美國出口布的匯率範圍是多少?
答:(1)在英國,當美元、英鎊的外匯比價是1英鎊=2美元時,美國會出口小麥到英國,而英國會出口布匹到美國;
(2)當匯率是1英鎊=4美元時,在英國:,,因此美國會出口小麥到英國,而英國不會出口布匹到美國。
(3)當匯率是1英鎊=1美元時,在英國,,因此英國會都出口小麥、布匹這兩種商品到美國。
(4)
- 假設表2.5中B情形的資料單位是百萬蒲爾式小麥和百萬碼布:
- 畫出英美兩國的生產可能線
- 美、英兩國的小麥相對價格為多少(即)?
- 美、英兩國的布匹相對價格為多少(即)?
答:(1)
(2)小麥相對價格:在美國,,在英國;
(3)布匹相對價格:在美國,,在英國。
9.(1)如果圖2.3左圖中的向上移1/3,則小麥的均衡價格是多少?此時,美、英國生產多少單位小麥和布?
(2)(1)中的答案對右圖的意味著什麼?
答:(1)此時小麥的均衡價格會從1/3上升到;因為更高的會和曲線交叉,美國會繼續專門生產小麥180W,而英國會繼續專門生產布匹120C.
(2)由於布匹的均衡價格是小麥的均衡價格的倒數,所以如果小麥的均衡價格是4/3,則布匹的均衡價格是3/4.這就意味著圖2.3中右圖的將會向右下移1/3。
11.畫一張與圖2.2類似的圖,表明英國現在是一個小國,為圖2.2中右圖所示的一半,並在=2/3時用20單位布與美國的30單位小麥交換。
第三章 國際貿易的標準理論
P66頁 練習題
- 在一個坐標系中,畫一條凹向原點的生產可能性曲線
- 從生產可能性曲線的中點開始,用箭頭表示該國在生產更多X(縱軸表示的商品)和更多Y 時所發生的機會成本遞增情況。
- 當生產更多的X時,生產可能性曲線的斜率如何變化?生產更多的Y呢?這種變化反映了什麼?
答:(1)
(2)當生產更多的X時,則Y 的產量將減少,生產可能性曲線的斜率會增大。當生產更多的Y時,X的產量也會減少。這種變化反映了隨著生產更多的X或者Y,機會成本是遞增的,即:一個國家每多生產以單位該種商品,就必須放棄越來越多的另一種商品的生產以提高足夠的資源。
- 在另一個坐標系中,畫出三條社會無差異曲線,並令最高兩條相交:
- 社會無差異曲線為什麼向下傾斜,或者說斜率為負?
- 曲線的斜率代表什麼?為什麼每條無差異曲線在較低點斜率較小呢?
- 考慮相交的兩條無差異曲線,在交點右邊的那一條曲線表示的滿意程度較高嗎?在交點左邊呢?為什麼和無差異曲線的定義不一致?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答:
(1)社會無差異曲線向下傾斜是因為:在無差異曲線上,當消費者購買更多的X時,他們會放棄部分Y。
(2)曲線的斜率代表社會或國家在獲得相同的滿足程度下,多消費一單位X的同時,必須減少Y 的消費量。無差異曲線在較低點斜率較小是因為:隨著X的增大,Y減小,則從一單位的X得到的滿足程度降低,而從一單位Y所得到的滿足程度將增大。
(3)當在交點在右邊時,滿意程度:C>B;當交點在左邊是:B>C。這種不一致是因為無差異曲線反映的是一個給定的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的不同組合,因此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而一組特定的無差異曲線拜師的是一國國內一種特定的收入分配,一種不同的收入分配會導致一組全新的無差異曲線,而它很可能與先前的無差異曲線相交。例如一國開始貿易或擴大外貿規模時,無差異曲線的相交就會發生。
- 在一個坐標系內,畫一條生產可能性曲線,再畫一條無差異曲線切於生產可能性曲線較平坦的地方;在另一個坐標系內,畫另一條生產可能性曲線,再畫另一條無差異曲線切於生產可能性曲線較陡直的地方。
- 畫一條表示各國在孤立情形下的均衡想多商品價格的直線。
- 各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分別是什麼?
- 在什麼情況下,兩國之間不存在比較優勢或比較劣勢?
答:(1)
(2)國家1在商品X上具有比較優勢,而國家2在Y商品具有比較優勢。
(3)當兩國的這兩種商品的相對價格線具有相同的斜率時,兩國不存在比較優勢。
4.(1)在第3題圖中,用箭頭表示在貿易條件下各國專業化生產的方向,標出各國均衡的產量和消費
(2)各國相對自給自足狀態有什麼額外所得?哪個國家所得更多?為什麼?
答:(1)
(2)對於國家1,在E點到A點的右上方獲利,而國家2從超過獲利。國家1將從貿易中獲得額外所得,因為X的相對價格比貿易前差別更大。
5.在一個坐標系內,畫出國家1對於X的出口供給曲線,=1/4,X的共給量=0;=1/2時,=40;=1時,=60;=1時,=70.在同一坐標系內,畫出國家2對於國家1出口商品X的需求曲線。=1時,對X的需求=40; =1時, =60; =1/2時, =120.
(1)確定出口X的貿易均衡的相對商品價格。
(2)如果=1,會發生什麼?
(3)如果=1/2,又會發生什麼?
答:(1)
S是國家1的出口商品X的供給曲線,而D是國家2的出口商品X的需求曲線,而需求和供給曲線在E點相交,決定了X的出口貿易均衡的相對價格為=1,和均衡出口量是60X。
(2)如果=1,將出現一個的出口供給過剩,而相對價格將會降低至=1.
- 如果=1/2,將出現一個的出口需求過剩,而相對價格會升至=1.
7.在一坐標系內,畫一條凹向原點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再畫一條社會無差異曲線與其相切於平坦的部分。標出該國在自給自足狀態下的均衡相對商品價格,記為,假設該曲線表示一個小國,其對貿易並不影響世界市場的相對價格,在圖上標出分工的過程、貿易量和貿易所得。
答:
該小國的生產會從A點移動到B點,出口商品X來交換商品Y以達到最佳點E>A。
9.在兩個坐標系中,畫兩條相同的凹向原點的生產可能性曲線。再畫兩條分別與其相切的社會無差異曲線。
(1)指出各國自給自足狀態下的均衡相對價格。
(2)指出生產分工的過程及互利貿易的過程。
答:(1)
(2)
11.在固定成本條件下,如果生產可能性曲線相同而無差異曲線不同,會發生什麼情況?畫一條曲線來表示這種情況。
答:在固定成本條件下,如果生產可能性曲線相同而無差異曲線不同,但持續
的機會成本,使這兩個國家之間不存在互利貿易的可能。
- 供給、需求、提供曲線與貿易條件
P87頁 練習題
5.一國的提供曲線與下列曲線有哪些相似之處?
(1)需求曲線 (2)供給曲線 (3)提供曲線與普通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有哪些差異?
答:(1)一國的提供曲線與需求曲線的相似之處是它們都表示一國的進口需求。
(2)一國的提供曲線與供給曲線的相似之處是它們都表示一國的出口供給。
(3)提供曲反映的是一國為了進口其需要的某一數量的商品而願意出口的商品的數量。而普通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反映的是供給和需求的相對數量。
7.為了說明兩國如何不平均分配貿易所得:
- 畫一幅圖,一國的提供曲線的曲率遠大于其交易夥伴國提供曲線的曲率;
- 哪個國家在貿易中獲益更大
- 解釋原因
答:(1)
(2)提供曲線的斜率越大,則該國家獲利越大。
(3)提供曲線越大的國家越能從貿易中獲利,這是因為斜率越大,該提供曲線反映的國家對外國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
8..從圖4.4中左圖推導國家2對於商品Y 的出口供給曲線。從圖4.3的左圖推導國家1對於國家2出口商品Y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用你所得到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表示如何確定Y的貿易均衡相對價格。
答:從教材圖4.4的左圖可以看出,在的相對價格下,國家2並沒有出口任何數量的商品Y,令為國家2出口商品Y的供給曲線S上的A點,同時也可知,=2是,國家2出口40單位的Y,得到S曲線上的H點。
從教材4.3左圖,在=1時,國家1需要國家2出口60單位的Y,這就在國家1的需求曲線D上找到了點E,我們還可以估計國家1在=3/2時(D曲線上的H點),需要40單位的Y,在=2時(D曲線上的點),需要120單位的Y。
商品Y的相對均衡價格是=1,這就決定了D曲線的交點。在=3/2時,存在一個過度供給=30Y且降至=1.在=1/2時,則存在=1個過度需求=80Y,且升至=1。
9.(1)為什麼第8題所使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
(2)為什麼圖4.5的分析是一般均衡分析?
(3)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之間有什麼關係?
答:(1)原因:利用傳統的供給需求曲線,這兩種曲線涉及到從經濟體中所有的與商品Y相關聯的其他市場相分離,這只是對這個問題探索的大概分析。
(2)圖4.5的分析是建立在提供曲線的基礎上的。這些聯繫是發生在這兩個國家的這兩種商品的需求、供給裡的,因此才能從每個國家、每種商品的供給和需求方面分別分析。這中分析法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將比局部均衡分析更為全面、清晰,也更複雜。
10.繪製國家1和國家2的提供曲線,國家2是一個小國,在國家1的貿易前的相對商品價格水準上進行貿易,貿易所得在兩國之間如何分配?為什麼?
答:
貿易在兩國之間的分配:由於國家2是一個小國,在原點附近放大國家1的部分,意味著國家2可以進口充分小的商品X就可以影響到國家1 的相對價格,因此國家2是一個價格決定者。只要國家1維持不變的機會成本,且不是專門生產商品X,則在貿易中國家2將獲得所有的利益,即使國家2不是一個小國,結果也是一樣的。
11.畫一幅圖表示兩個生產機會成本不變的國家的貿易均衡點。
答:
兩國都的機會成不變,這是不可能的事件。兩國的提供曲線都是直線直到兩國在產品上完全專門化生產。之後,提供曲線會以正常形狀相交於E點,並在E點得到相對價格。
12.假設在某一時間內,一國的貿易條件由100增長至110:
(1)該國交易夥伴國的貿易條件惡化了多少?
(2)從什麼角度可以說交易夥伴國由於這個變化,其貿易狀況發生了惡化?能認為交易夥伴國的社會福利一定降低了嗎?
答:(1)在某一時間內,一國的貿易條件由100增長至110,則該國交易夥伴的貿易條件惡化了9%。
(2)貿易國的貿易條件惡化了,則其交易夥伴國必須為該國的商品進口支付更高的價格。而這並不意味著交易夥伴國的社會福利一定降低了,因為這時期的貿易惡化可能是由於生產力比其他國家增加的更高效。
- 要素稟賦與赫克歇爾—俄林理論
P123頁 練習題
- 畫兩個坐標系分別表示國家1和國家2,橫軸代表勞動,縱軸代表資本。
- 用通過遠點的直線表示前兩國生產Y時的資本/勞動比率高於生產X時的這一比率,以及國家2生產兩種商品時的資本/勞動比率均高於國家1生產相應商品時的這一比率。
- 在國際貿易條件下,當國家2的利率/工資比率上升時,表示國家2每一種上平的資本/勞動比率的直線的斜率如何變化?
- 在國際貿易條件下,當國家1的利率/工資比率下降時,表示國家1的資本/勞動比率的直線的斜率如何變化?
- 根據(2)和(3)的結果說明,與貿易前的情況相比,國際貿易叩打還是縮小了兩國生產每一商品的資本/勞動比率的差異呢?
答:(1)
(2)國家2的每一種商品的資本/勞動比率會下降。
(3)國家1的每一種商品的資本/勞動比率會上升。
(4)國際貿易縮小了兩國生產每一種商品的資本/勞動比率差異。
2.(1)畫出與5.4相似的圖,說明在自給自足的條件下各國的均衡點以及貿易條件下各國的生產和消費點
(2)解釋是什麼因素決定了兩國的比較優勢
(3)為什麼在無貿易條件下,兩國消費兩種商品的數量不同?而在貿易條件下,兩國消費兩種商品的數量相同?
答:(1)
(2)在相同生產條件下的差異決定了兩國的比較優勢
(3)因為無貿易條件下,兩國的同種商品分別在本國的價格不同,因此其消費數量也不同;但是一旦有了貿易,則價格就相同了,因此消費兩種商品的數量也相同。
6.要素稟賦的差異會使兩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的形狀產生不同:
(1)還有什麼其他因素會導致兩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有不同的形狀?
(2)在赫—俄模型中,赫克歇爾和俄林做了哪些假設來防止(1)中的情形發生?
(3)在無貿易條件下,還有什麼其他可能的原因會導致兩國的相對商品價格產生差異?
答:(1)生產前沿也會導致兩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有不同形狀。
(2)為了防止要素稟賦的差異會使兩國的生產可能性曲線的形狀產生不同,赫克歇爾和俄林假設:兩國的生產前沿不同是因為這兩國的技術水準不同。
(3)在無貿易條件下,導致兩國的相對商品價格產生差異的其他可能原因有:兩國的相關商品的價格不同。
7.在兩國需求偏好不同的條件下,作與圖5.4相似的直線,表明赫克歇爾—俄林模型仍然使用。
答:
12.(1)討論里昂惕夫之謎的含義和重要意義。
(2)概括說明克拉維斯、基辛、肯恩、鮑德溫利用人力資本解決里昂惕夫之謎的經驗檢驗的結果。
(3)利墨爾、斯特恩、馬斯庫斯、薩瓦爾多和巴拉紮什是如何解釋里昂惕夫之謎的?
答:(1)里昂惕夫之謎的含義:里昂惕夫用1947年美國資料對赫克歇爾—俄林模型做了第一個經驗性檢驗。發現美國進口替代品的資本密集程度比美國出口商品的資本密集程度高出大約30%,由於美國是世界是上資本最密集的國家,這意味著美國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市勞動密集型商品。這與赫—俄理論的預測完全相反。
里昂惕夫之謎的意義:里昂惕夫對赫——俄學說的驗證,不僅開創了用投入——產出法這類經驗手段檢驗理論假說的先河,大大推動了國際貿易的實證研究,而且第一個指明該理論學說與事實相悖逆,從而促進了戰後各種各樣貿易理論和見解的湧現。可見,里昂惕夫之謎的發現已成為戰後國際貿易發展的基石。對該謎的種種解釋,也沒有從根本上否定赫——俄學說,而只是試圖改變該學說的某些理論前提以適用實際情況。這表明,比較利益說仍是這些理論解釋的內核。
(2)科維拉斯得出正確結論:美國出口行業的高工資反映了美國出口行業比美國進口替代行業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和較多的人力資本;
肯恩實際估計了美國進出口競爭商品中人力資本的含量,並把其載入實物資本需求之上重新計算美國出口和進口替代品的資本/勞動比率。發現,利用12.7%的收益率時(比較保守估計),並不能徹底消除里昂惕夫悖論;但是,利用9%的收益率時,則可以完全消除里昂惕夫悖論,於是成功解釋和消除了里昂惕夫之謎;
1987年,鮑恩、利墨爾、思威考斯卡斯使用27個國家12種要素資源和多種商品的更完整的1967年貿易、要素投入需求和要素稟賦的剖面資料進行考察,發現赫克歇爾—俄林貿易模型只在部分情況下成立。
(3)利墨爾、斯特恩、馬斯庫斯、薩瓦爾多和巴拉紮什對里昂惕夫之謎的解釋方式是:由於美國勞動不必外國勞動含有更多的人力資本,把人力資本這一部分加到實物資本上就會使美國的出口相對於進口替代品的資本密集程度要大,從而解釋了里昂惕夫之謎。
14.解釋為何在存在要素密集度顛倒的條件下,資本價格的世界性差異會縮小、上升、不變。
答:要素密集度顛倒是指:一種給定商品在勞動豐裕的國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在資本密集型國家是資本密集型產品。例如:如果商品X在國家1(低工資國家)是勞動密集型商品,同時在國家2(高工資國家)是資本密集型產品,要素密集度的顛倒就發生了。
要素密集度顛倒一旦發生了,則H—O理論和要素價格均等理論不再成立。原因是:國家1分工生產商品X,從而需要更多的勞動,國家1的相對和絕對工資就會上升。另一方面,由於國家2不能像國家1出口X,它就不得不分工生產和出口商品Y,而在國家2,Y是相對勞動密集的商品,故國家2對勞動需求以及工資也會上升,兩國相對工資和絕對工資之間的差異如何變化取決於各國工資上漲的快慢程度。在貿易條件下,兩國的相對和絕對工資差異會縮小、擴大或保持不變,要素價格均等理論不成立。
- 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與國際貿易
P157 練習題
- 畫一張與6.1相似的圖,表示在規模經濟下,生產可能性曲線相同而偏好不同的國家之間是如何進行互利貿易的
答:
- 如果兩國生產可能性曲線不同,需求不同,其他條件同上題,重做第1 題。
答:
- 如果兩國生產可能性曲線及偏好均不同,需求不同,其他條件同上題,重做第1 題。
答:
6.使用與圖6.2相同的AC曲線和MC曲線,運用與圖6.2相似的圖顯示一個廠商可以在其他廠商模仿其市場份額之前獲得超額利潤
答:
AC曲線和MC曲線和教材圖6.2相同。但是假定在其他企業尚未開始生產該企業的產品,市場份額減少或者失去競爭優勢,該需求曲線D和MR曲線(邊際收益曲線)更高。在上圖中的E點,MR=MC,所以該企業的最優產出水準是5個單位,價格是4.5$。由於在Q=5,AC=$30時,該企業的利潤為每單位AB=$2.00和總利潤10$。
7.(1)壟斷競爭和壟斷有什麼相同之處?
(2)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3)為什麼在我們的產業內貿易模型中,壟斷競爭與完全壟斷之間的差別對於消費者的福利十分重要?
答:(1)壟斷競爭和壟斷的相同之處是:在這兩種市場組織下,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時特有的。
(2)壟斷競爭和壟斷的區別:在壟斷競爭下,有多數企業生產相同的產品,進入一個新的行業也很容易;由於被這些企業的豐厚利潤吸引,從而使得更多的企業進入該領域生產更多的相同的產品,這就減少了壟斷競爭市場下的市場份額。
而壟斷是指沒有一個有相近的替代產品可銷售,想進入該壟斷行業是非常困難的,因而壟斷行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獲利。
(3)在產業內貿易模型中,壟斷競爭與完全壟斷之間的差別對於消費者的福利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消費真能夠在壟斷競爭市場環境中獲得比壟斷市場下更低的價格!
- 完全競爭廠商、壟斷競爭廠商、完全壟斷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之間有什麼差異?為什麼?
答:完全競爭市場上,完全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直線,而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是由市場需求曲線推導而來,因此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由既定的市場均衡價格水準出發的水平線.,單個廠商面臨的需求的曲線是一條等於市場均衡價格的水準直線。也就是說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是由完全市場決定的,此時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
壟斷競爭市場上,由於壟斷競爭廠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產品的價格,即通過改變自己所生產的有差別的產品的銷售量來影響商品的價格,所以,如同完全壟斷廠商一樣,壟斷競爭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也是向右下方傾斜的。所不同的是,由於各壟斷競爭廠商的產品相互之間都是很接近的替代品,市場中的競爭因素又使得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具有較大的彈性。因此,壟斷競爭廠商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是比較平坦的,相對地比較接近完全競爭廠商的水準形狀需求曲線。
完全壟斷條件下,市場上只有一家企業,企業和行業合二為一,企業就是行業。因此壟斷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就是整個市場的需求曲線。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斜率為負,銷售量與價格成反比。因此,完全壟斷廠商是價格的制定者,可以通過減少銷售量來提高市場價格,在其產量水準較高時,市場價格也隨之下降。
- 圖表示在產品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發明過和模仿國的出口情況。
答:
12.生產可能性曲線分析運輸成本
答:
運輸成本專業化會在國家1的C點和國家2的點繼續進行,從國家1到國家2出口商品X的運輸成本,比國家2進口X的運輸成本低,因此貿易不會均衡。
14.與圖6.5形似的圖,說明對貿易商品的供求曲線較陡峭的國家,負擔的運輸成本較大。
答:
- 經濟增長與國際貿易
P183頁 練習題
1.以前面章節中國家2在發生增長之前的生產可能性曲線為基礎,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新的生產可能性曲線:
(1)資本與勞動均增加一倍 (2)僅資本增加一倍
(3)僅勞動增加一倍
答:(1)
(2)
(3)
- 以前面章節中國家2在發生增長之前的生產可能性曲線為基礎,畫出新生產可能性曲線,使其能說明僅當資本增加一倍時的雷布津斯基定理。
答:
3.以國家2增長之前的生產可能性曲線為基礎,國家2發生中性技術進步使勞動與資本的生產效率均增加一倍,按下列要求畫出這種技術進步發生後的新的生產可能性曲線:
(1)在X和Y兩種商品中發生 (2)僅在商品X中發生
(3)僅在商品Y 中發生
答:(1)
(2)
(3)
4.將第3題中的曲線與第1題和第2題的曲線進行比較。
答:第3題中的(1)同第1題中的(1)比較;
在第3題中的(2)中,兩個生產可能性曲線有相同的垂直線和Y截距,而在第1題中的(2)中,有不同的Y 截距。
在第3題中的(3)中,兩條生產可能性曲線有相同的X截距,而在第1題中的(3)圖中國它們的截距不同。
7.畫出國家2的圖形,要求與圖7.5的上圖相似並符合下列假設:
(1)國家2為可以影響相對商品價格的大國時的貿易。
(2)增長前自由貿易下國家2的貿易條件=1,增長後自由貿易惡化到=1/2,
(3)國家2在增長和自由貿易下,出口140Y
答:
9.畫出與7.6相似的圖形,表明國家2只在商品Y 的生產中資本和勞動都增加一倍後的不幸增長。
答:
10.畫出與圖7.6類似的圖形,表明一國人口和勞動增加時的不幸增長。
答:
11.在下列假設下,畫出國家2類似圖7.7的上圖的圖形:
(1)僅勞動量增加一倍:
(2)貿易條件由增長前自由貿易下的=1改善到增長後自由貿易下的=2.
(3)國家2在增長和自由貿易下出口20Y
答:
- 貿易壁壘:關稅
P212頁 練習題
- 為國家1畫一幅與8.1相似的圖,要求以商品Y的量為橫軸,其價格為縱軸。與圖8.1中國家2的曲線一樣,畫出國家1的曲線。畫出國家1的曲線,與縱軸相交於=8美元,與橫軸相交於80Y。最後,假設自由貿易下=1美元,國家1對商品Y徵收100%的從價稅。根據你所畫的圖,說明:
- 在自由貿易水準價格=1美元下的消費水準、生產水準及商品Y的進口水準
- 在國家1對商品Y徵收100%的從價稅後,其消費、生產和商品Y的進口水準
- 關稅的消費、生產、貿易和收入效應如何。
答:
- 在自由貿易水準價格=1$,消費水準為70Y,生產水準為10Y,進口水準為60Y;
- 在國家1對商品Y 徵收100%的從價稅後,消費水準為60Y,生產水準為20Y,進口水準為40Y;
- 關稅的消費效益是-10Y,生產效應是+10Y,貿易效應是-20Y,收入效應是$40.
- 根據第1題:
- 確定在徵收關稅前後消費者剩餘的值
- 在徵收關稅後生產者收入的增加值中(與自由貿易下的收入相比),多少代表增加的生產成本?多少代表增加的租金或生產者剩餘?
答:(1)徵收關稅前消費者剩餘為$245,徵收關稅後消費者剩餘為$180;
(2)在徵收關稅後生產者收入的增加值中,$15代表增加的生產成本,$15代表增加的租金或者生產者剩餘。
3.假設一國減少原材料和班成品的進口關稅,但不減少最終商品的關稅,這對該國的有效保護率有何影響?
答:這回增大該國的有效保護率。
- 計算有效保護率:當t(最終商品的名義關稅稅率)為40%,(無關稅時進口要素成本與最終商品價格比列)為0.5,(進口要素的名義關稅稅率)為40%,有效保護率為多少?
答:。
5 .對第4題中給定的條件,根據下列的值重新計算g:
(1)=20% (2)=0 (3)=80% (4) =100%
答:(1)=;
;
;
6.據第4題中給定的條件:
(1)如果=20%,=0.6,重新計算g;
(2)根據第3章第4題和上面的第6題(1)對於g和t之間的關係,你能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答:(1);
(2)由於國家2對商X徵收100%的關稅,使得商品X的價格從=1美元增加到=2美元,導致了消費者剩餘的減少和生產者剩餘的增加。
8.斯托爾帕—薩繆爾森定理,說明當國家1(假定是個小國)對商品Y徵收進口關稅後,在勞動力和資本之間收入分配的效應。
答:當國家1(假定是個小國)對商品Y徵收進口關稅後,勞動力收入將下降,而資本收入將增加。
9.說明第8題答案中導致收入再分配的原因。
答:當國家1(假定是個小國)對商品Y徵收進口關稅後,國內的生產商和消費者來說,上升,而資本密集型產品Y的產量增加,則X的產量下降,因此資本的需求和收入將會上升,勞動力的需求和收入將會下降。
- 如果國家1是一個大國,對第8題中的結果有什麼影響?
答:如果國家1是一個大國,則國家1的短期貿易會獲利而勞動力的實際收入也可能會上升。
- 印度更傾向於限制進口勞動密集型商品還是資本密集型商品?為什麼?對於勞動和資本收入分配的影響是怎樣的?
答:斯托爾帕—薩繆爾森定理,印度更可能限制資本密集型商品,因為印度在資本密集型產業相對不具有優勢,因此它更可能增加資本的投入,減少勞動力的投入。
- 非關稅貿易壁壘與新保護主義
P253頁 練習題
- 請解釋:如果自由貿易是最好的政策,為什麼各國還要實施貿易限制?
答:國家的存在實際上對世界貿易是一種阻礙。但是各個國家出於對國內經濟的保護,紛紛出臺各種限制措施,來保護本國貿易免受傷害。正是由於各個國家的資源狀況不同,經濟發展水準不同,行業發展水準不同,如果放開限制,完全實現自由貿易,那麼,不平衡的貿易狀態就會對該國某個行業,某種經濟形態,甚至國家經濟安全造成傷害,甚至是致命的打擊。
- 在圖9.1中的自由貿易條件下,起始情況為H和及=1美元,如果下移到,平行於,在=2.50美元時與相交,分析30X的進口配額的局部均衡效應。
答:進口配額的局部均衡效應是:$2.50,消費是40X,其中的15X是由國內生產;通過自動限制進口許可,效應收入是$15.
- 在圖9.1中的自由貿易條件下,起始情況為H和及=1美元,如果下移到(平行於),在=3.50美元時與相交,分析30X的進口配額的局部均衡效應。
答:進口配額的局部均衡效應是:$2.50,消費45X,其中15X由國內生產;效應收入為$45。
4.在圖9.1中的自由貿易條件下,起始情況為H和及=1美元,如果下移到(平行於),在=2.50美元時與相交,分析30X的進口配額的局部均衡效應。
答 :進口配額的局部均衡效應是:$2,消費50X且全部由國內生產,收益為0。
5.在圖9.1中的自由貿易條件下,起始情況為H和及=1美元,如果下移到(平行於),在=2美元時與相交,分析30X的進口配額的局部均衡效應。
答:進口配額的局部均衡效應:=$1,消費70X,其中30X由國內生產,收益為0。
6.在圖9.1中的自由貿易條件下,起始情況為H和及=4.5美元,分析可談判的30X的進口配額的局部均衡效應。
答:進口配額的局部均衡效應:$4,消費為40X,其中10X為國內生產。
7.解釋6題中30X可談判出口配額效應與等價的進口關稅或出口配額的效應有何異同。
答:出口關稅或者配額,進口關稅或者配額,都影響著國內商品的生產和價格,但出口配額效應與等價的進口關稅或出口配額的效應是相反的。
- 畫出一條通過原點及與它相對應的邊際收益曲線(位於縱軸和需求曲線之間)的某種商品的筆直的需求曲線。在同一圖中,畫出這種商品的通過需求曲線及其邊際收益曲線的供給曲線。如果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反映的是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商品出口,判斷這種商品出口的均衡價格和數量。
答:
商品的均衡價格是,均衡數量是
- 經濟一體化:關稅同盟與自由貿易區
P284頁 練習題
- 假定關閉自守狀態下的X商品的價格,在國家1是10美元,在國家2是8美元,在國家3是6美元,並且國家1是小國,不能通過貿易影響國家2和國家3的價格。如果國家1對從國家2和國家3進口的X商品最初徵收非歧視性的100%的從價稅,那麼國家1會在國內生產X商品還是從國家2或者國家3進口X商品呢?
答:國家1會在國內生產X商品,因為商品X的國內價格是$10,而在徵收非歧視性的100%從價稅下,從國家1進口X的話價格為$16,從國家2進口X的話價格為$ 12,都高於國內生產X的價格,因此國家1會在國內生產X。
- 以第1題為基礎:
- 如果國家1與國家2結成關稅同盟國,國家1會在國內生產X還是從國家2或國家3進口?
- 國家1與國家2建立的關稅同盟是貿易創造關稅同盟,還是貿易轉移關稅同盟?還是二者都不是?
答:(1)如果國家1與國家2結成關稅同盟國,國家1會從國家2進口商品X,因為這時國家1從國家2進口X是不需要關稅的,因此商品X的價格即為國家2的$8,低於國內生產X的價格。而從國家3進口X的話,需要100%的關稅,這時價格為$12,所以國家1會從價格最低的國家2進口X。
(2)國家1與國家2建立的關稅同盟是貿易創造關稅同盟國,因為在無關稅的條件下從國家2以更低的價格$8,取代了國內生產的價格為$10的商品X。
- 假定國家1、國家2、國家3三個國家的X商品價格在閉關鎖國的第1題情況下是相同的,並且國家1還是小國,不能通過貿易影響國家2和國家3的價格。如果國家1最初對從國家2和國家3進口的X商品徵收50%(而不是100%)的無差別從價稅,國家1是在國內生產X商品還是從國家2或國家3進口呢?
答:在徵收無差別從價稅下,國家1會從國家3進口商品X,這時價格為$9,而不是從國家3進口價格為$12 的X或者國內生產。
- 以第3題為基礎:
- 如果國家1後來與國家2成為關稅同盟國,國家是將在國內生產X商品還是從國家2或國家3進口?
- 國家1或國家2建立的關稅同盟是貿易創造關稅同盟,還是貿易轉移關稅同盟,還是二者均不是?
答:(1)如果國家1後來與國家2成為關稅同盟國,國家1會從國家2以價格為$8進口商品X,而不會從國家3進口價格為$9的X。
(2)國家1或國家2建立的關稅同盟是貿易轉移關稅同盟,因為以$6更低的價格取代了從國家2進口的更高的價格$8。而且國家1不會從國家3進口,因為從國家2進口X時,關稅下價格為$9,無關稅下價格為$8。從國家3進口X時,國家1的政府會得到每單位$3的進口關稅, X的淨價格效益是$6.
- 畫圖說明貿易創造關稅同盟的效應。
答:
- 測度一國加入關稅同盟的福利效應。
答:如第5題中的圖形所示,國家2加入國家1成為關稅同盟國後,國家1得到的福利即為三角形CJM和BHN表示的區域。
- 畫圖說明加入貿易轉移關稅同盟遭受的淨福利損失。
答:
- 計量一個國家加入關稅同盟遭受的淨福利損失。
答:一個國家加入關稅同盟遭受的淨福利損失,可以用第7題中圖形中的區域面積$11.25表示。
- 畫圖說明加入貿易轉移關稅同盟的國家福利的效應。
答:將第5題和第7題的圖形進行比較即可得知。
- 計量加入貿易轉移關稅同盟的國家的淨福利增加情況。
答:在第1題的圖中,貿易轉移關稅同盟的國家的淨福利即為表示的區域,然而,這兩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大於這個矩形面積的。因此,該國會從關稅同盟中獲利。
- 決定貿易轉移關稅同盟成員國的福利是淨增加還是淨減少的因素是什麼?
答:關稅同盟對一國福利的淨影響可表示成貿易創造條件的福利效應減去貿易轉移的福利效應。加入關稅同盟對一國究竟是否有利,取決於貿易創造的福利效應是否能夠抵消貿易轉移的福利效應。一個貿易創造佔優勢的關稅同盟國會為成員國帶來淨福利的增加,其發展方向是自由貿易;一個貿易轉移佔優勢的關稅同盟國會造成成員國非水準的下降,其發展是背離自由貿易的。
- 畫圖表示如果國家1近與國家2結成關稅同盟,但國家3的含稅價格低於國家2的自由貿易價格,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答:
此時,關稅的存在沒有任何的效率。
- 請表明從歐盟開始於1993年年初的單一的統一市場運動中,美國所支付的可能的成本與得到的可能的收益。
答:歐盟開始於1993年年初的單一的統一市場運動,美國所支付的可能的成本來自于歐盟的高效和強烈競爭。而得到的可能的收益是以為歐盟以更快的速度增大了對美國產品的需求量,這對美國的出口貿易來說無疑是有利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