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宗明義: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脩厥德。』」

 

孔子在家中,曾子在旁边侍候。孔子说:“先王们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和重要的道理,以此来顺应天下,使民众和谐相处,上下之间没有怨恨。你知道这些吗?” 曾子谦逊地退后一步,说:“我愚钝,怎么能够知道?”孔子说:“孝,是道德的基础,教育的来源。请你再坐下,我告诉你。身体和面貌,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不能随意损伤,这是孝的起点。立下良好的道德品格,以此在后世中传播你的名声,以此来光耀你的父母,这是孝的终点。孝的行为,开始于尊敬父母,过程中要忠于君主,最终体现在个人的品行上。《大雅》中说:“不忘你的祖先,继续修炼你的品德。”"

天子: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孔子說:“愛父母的人,不敢對他人做出惡行;尊敬父母的人,不敢對他人表現出輕慢。愛和尊敬在盡孝行為中完全表現出來,德和教育也就會加強在百姓中,甚至延伸到四海。這是天子應有的孝行。《甫刑》中說:“一個人有了喜慶,全國的人都會因此受益。 ””

在這裡,孔子明確了孝道不僅對個人和家庭的影響,更對社會和國家的和諧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愛和尊敬的孝行可以使德行和教育在社會中普及,進而影響全國,甚至四海。孝行應當首先從天子做起,因為他的行為能夠影響到全國的人民。而當一個人有喜慶時,這種喜悅會被全民分享,這就是孝行所帶來的社會和諧與穩定。

 

 

諸侯: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當人們在高位上時,不應該傲慢;他們能處在高位但不會陷入危險。他們有節制,精心度量,擁有滿足但不會溢出。這種不危的高度,使他們能夠長久保持尊貴。這種不溢的充滿,使他們能夠長久保持財富。富貴不離他們身,這樣他們才能保護自己的國家,和和諧他們的人民。這是諸侯的孝行。 《詩經》中說:“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小心謹慎。”

在這段文字中,孔子闡述了諸侯(領導者)應有的孝行——不僅僅體現在對父母的尊敬和愛護上,更表現為對社會和民眾的負責和關愛。領導者在擁有富貴時,應以謙遜、節制和謹慎的態度來應對,就像在行走在薄冰上或臨近深淵的邊緣一樣。這樣的態度,才能使他們長久地保持財富和尊貴,更能保護和和諧他們的人民和國家。這是對領導者孝道思想的一種深化和拓展。

卿大夫: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他們不敢穿不符合先王規定的服裝,不敢說不符合先王法則的話,不敢做不符合先王德行的事情。因此,他們不說違法的話,不做違背道德的行為;他們說話謹慎,行動小心翼翼。他們的話遍布天下而不出錯,他們的行為遍布天下而不引起怨恨。只有當這三件事都做到的時候,他們才能保護他們的宗廟。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 《詩經》中說:“日夜不懈,為了服侍一個人。”

在這段描述中,孔子強調了卿、大夫等社會領導者的孝道應當體現在遵守先王的規定、言行舉止的謹慎與細緻以及致力於公共利益,無論是在言語還是在行為上,他們都應當以法律和道德為準繩。這樣的領導者才能有效地保護和服務他們的社區和國家。這再一次體現了孝道不僅僅是個人道德的表現,更是社會和國家的治理原則。

士: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在侍奉父親的同時侍奉母親,他對他們的愛是相同的;他在侍奉父親的同時侍奉君主,他對他們的尊敬也是相同的。因此,母親感受到他的愛,君主感受到他的尊敬,能夠結合這兩者的就是父親。所以,以孝行侍奉君主就是忠誠,以尊敬的態度侍奉長者就是順從。只有忠誠和順從不失,他才能保持他的官位和祭祀職責。這就是士的孝道。 《詩經》中說:“早起晚睡,不辜負你的父母。” 在這裡,強調了士人在孝道上的責任,包括對父母的愛,對君主的忠誠,以及對長者的尊敬。他們通過維護這些價值,以確保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祭祀的責任。這裡引用《詩經》中的一句話來強調士人對孝道的堅守,表達了士人應當全力以赴地盡孝,無論早晚,以此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庶人: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他們遵循天的道,分配地的利益,謹慎自身,節約使用,以此來養育他們的父母,這就是庶民的孝道。所以,從天子到庶民,孝道沒有起點和終點,沒有達不到的地方。

在這裡,強調了孝道的普適性,無論是天子、諸侯、士人,還是庶民,都有責任和能力實踐孝道。對於庶民來說,他們應當謹慎行事,節約使用資源,以便更好地養育父母。這個觀點強調了孝道的無窮性,它沒有始終,沒有人無法實踐,它是所有人都應當遵循的原則。這也表達了儒家思想的一項核心原則,那就是不分階層、身份,每個人都有責任實踐道德和孝道。

三才: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曾子說:“多麼偉大啊,孝道的意義!”孔子說:“孝道,是天的常規,地的義務,人民的行為。人們按照天地的常規行事。他們順應天的明晰,利用地的資源,以此來順應天下。因此,他們的教育雖不嚴苛卻有效,他們的政策雖不嚴厲卻有序。先王們看到了教育可以改變民眾,所以他們以博大的愛心引導,使民眾無一不關愛自己的親人,他們展示了道德的義務,使民眾開始行動。他們以尊敬和謙讓為首,使民眾不再爭鬥;他們引導民眾以禮和樂,使民眾和睦;他們通過善惡的示範,使民眾知道何為禁止。《詩經》中說:“光明磊落的領導者,人民都在向你看齊。”

在這段對話中,進一步強調了孝道的重要性。孝道是天、地和人的常規,是我們生活的指南。當我們依循孝道行事時,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並利用自然資源,更好地服務社會。這樣的社會是和諧的,公正的,秩序井然的。而教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引導人們表達愛心,行動道德,尊重他人,欣賞文化,理解是非。通過引用《詩經》中的一句話,強調了領導者的影響力和責任,他們的行為將會影響全社會的行為規範和價值觀。

孝治: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孔子說:“昔日的明智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他們甚至不敢忽視小國的臣民,更不用說公侯伯子男(封建社會的各級封建領主)了。因此,他們得到了所有國家的人民的喜愛,以侍奉他們的先王。治理國家的人,他們不敢冷落鰥寡孤獨,更不用說士人和百姓了。因此,他們得到了全國百姓的喜愛,以侍奉他們的先君。治理家庭的人,他們不敢忽視僕人和妾,更不用說妻子和孩子了。因此,他們得到了人們的喜愛,以侍奉他們的親人。正因為如此,他們在生時,親人都安心,祭祀時,祖先都享受。所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發生,禍亂不起。這就是明智的君王如何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詩經》中說:“德行顯著,四國都順從。”

在這段話中,強調了孝道在治理社會中的重要性。從君王到普通家庭,孝道都是維護和平,確保穩定,獲取人民信任和喜愛的重要途徑。孝道是一種普遍的道德原則,它使人們對親人充滿愛心,對社會充滿責任。當人們都遵循孝道時,社會就會和諧,沒有災害和混亂。通過引用《詩經》的一句詩,強調了道德行為對於社會秩序和和諧的重要性。

聖治: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曾子說:“敢問聖人的德行,還有什麼能超越孝道嗎?”孔子說:“在天地間,人是最尊貴的。人的行為中,最偉大的是孝道。孝道最大的表現是尊重父親。尊重父親的最高境界是將父親與天同等看待,就如周公所做的。周公在郊外祭祀他的祖先後稷,視之如天,然後在明堂祭祀他的父親文王,視之如上帝。因此,四海之內,所有的人都根據自己的職責來參與祭祀。那麼,聖人的德行,還有什麼能超越孝道呢?所以,孝道應該從我們小膝坐在父母的身邊開始培養,以尊敬的態度來養育父母。聖人以尊敬的態度來教導人們,以親情來教導人們愛。聖人的教誨,雖不嚴肅卻可以使人成熟,他們的治理,雖不嚴厲卻可以使國家安定,因為他們以人性為本。父子之道,是天性,也是君臣之義。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對我們的恩情最深。君主親自治理我們,對我們的恩情最重。所以,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的親人卻愛其他人,我們稱之為違反德行;如果一個人不尊敬自己的親人卻尊敬其他人,我們稱之為違反禮節。如果人們順從這些錯誤的行為,社會就會陷入混亂。如果人們都追求邪惡的行為,即使他們獲得成功,君子也不會尊重他們。君子不是這樣的,他們的言談可以作為道德的指南,他們的行為可以讓人愉快,他們的德義可以令人尊重,他們的行為可以作為法則,他們的容止可以令人欣賞,他們的進退可以作為度量。這樣,他們的民眾既會敬畏他們,也會愛他們,並以他們為榜樣。因此,他們能夠完成他們的道德教誨,並執行他們的政令。《詩經》中說:“優秀的人和君子,他們的儀態永不失常。”

這句話表明,君子的品行和舉止始終保持在一個恒定的高度,他們的德行是堅定和一致的。他們既受人敬畏,又受人喜愛。他們的行為和態度為人民提供了道德的標杆和示範。因此,他們可以有效地實施他們的道德教誨和政策。

這段話中,強調孝道在人類道德和社會秩序中的至關重要性。孝道不僅是人類行為的基石,也是社會秩序和和諧的基礎。提醒我們,要尊重和愛護我們的父母,以此為基礎,我們才能成為有道德的人,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和平。

紀孝行: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孔子說:“孝子侍奉父母的時候,無論是日常生活中,他都要盡到敬意;在養育他們時,他要讓他們生活快樂;當父母病重時,他要盡全力去關懷和照顧,充滿了憂慮;當父母去世時,他的心中充滿了悲痛;在祭祀父母的時候,他要顯得嚴肅莊重。這五種行為全部做到了,才能說他真正侍奉了父母。事奉父母的人,無論他處於社會的哪個位置,他都不能驕傲自大,他不能造成混亂,他不能在醜事中爭奪利益。如果他處在上位而驕傲自大,他就會滅亡;如果他處在下位而製造混亂,他就會受到懲罰;如果他在醜事中爭奪利益,就會引起戰爭。這三種行為如果沒有去除,即使他每天用最豐盛的祭品去供養父母,他也還是不孝的。”

在這段話中,強調了孝道不僅僅體現在對父母的尊敬和照顧上,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他必須要有尊重他人,遵守社會秩序,不貪圖不正當的利益的品質。這些都是孝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刑: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孔子說:“五種刑罰總共可以應用於三千種罪行,然而沒有哪一種罪行比不孝更大。如果一個國君沒有能力統治,如果一個人沒有遵守道德法則,如果一個人對他的父母不孝,這都是社會大亂的原因。”

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孝道對社會秩序和和諧的重要性。如果一個人對他的父母不孝,那麼他很可能也會違反其他的社會規則和道德法則,這將導致社會的混亂和不穩定。因此,孔子認為不孝是所有罪行中最嚴重的一種。

廣要道: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孔子說:“要教導人民親情和愛,沒有什麼比孝道更好的了。要教導人民尊敬和順從,沒有什麼比尊敬兄長更好的了。要改變社會風氣和習俗,沒有什麼比音樂更好的了。要安定國家和治理人民,沒有什麼比禮儀更好的了。禮儀就是尊敬別人。因此,如果尊敬他的父親,那麼他的兒子會感到快樂;如果尊敬他的兄長,那麼他的弟弟會感到快樂;如果尊敬他的君主,那麼他的臣民會感到快樂;只尊敬一個人,卻可以使千萬人感到快樂。所尊敬的人少,感到快樂的人多,這就是重要的道理。”

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孝道、禮、樂在社會秩序和和諧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通過這些價值觀,可以有效地教育人民,改變社會風氣,安定國家,治理人民。同時,孔子也強調了尊敬他人的重要性,他認為,尊敬他人不僅可以使他們感到快樂,還可以使更多的人感到快樂。

廣至德: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孔子說:“君子之所以教導人們孝道,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對家中的父母表達敬意和愛心。教導人們孝道,也是為了讓他們對全世界所有的父親表達敬意和愛心。教導人們悌道,也是為了讓他們對全世界所有的兄長表達敬意。教導人們臣道,也是為了讓他們對全世界所有的君主表達敬意。《詩經》說:“仁慈和睦的君子,就是人民的父母。 ”如果不具備至高無上的道德品質,誰能夠贏得人民如此廣大的愛戴和順從呢!”

在這段話中,強調了孝、悌、臣三者在人與人之間相處中的重要作用,並認為只有具備至高無上的道德品質的君子,才能夠真正贏得人民的愛戴和順從。

廣揚名: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孔子在這裡闡述了孝、悌和理家的價值對於公民德行的重要性。以下是對這段話的翻譯:

孔子說:“君子對待父母的孝敬可以轉化為對君主的忠誠。對待兄長的恭敬可以轉化為對社會長輩的尊敬。在家庭中的管理和整頓可以轉化為在公共事務中的治理能力。因此,他們的品行在家庭和個人生活中得以成就,並使他們的名聲在後世中立下。"

這段話強調了個人品德對社會行為的影響,以及對個人在社會中名聲的建立的重要性。

諫諍: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曾子說:“如果談論的是慈愛、恭敬、安撫父母、樹立好名聲,那麼我已經聽明白了。但敢問,如果子女聽從父親的命令,這算是孝順嗎?”

孔子回答說:“你這是什麼話!古代的天子,即使他行為不正,但只要有七個忠誠的臣子,他就不會喪失他的天下;諸侯,即使他行為不正,但只要有五個忠誠的臣子,他就不會喪失他的國土;大夫,即使他行為不正,但只要有三個忠誠的臣子,他就不會喪失他的家族;士人,只要他有忠誠的朋友,他的身份和名譽就不會受損;父親,只要他有忠誠的子女,他就不會陷入不義之中。所以,如果面對的是不義的事,子女應該反對父親,臣子應該反對君主;所以,如果是不義的事,就應該反抗它。如果只是盲目地聽從父親的命令,那又怎麼能被稱為孝順呢!”

在這段對話中,強調了對於不正義行為的反抗,即使這種行為來自於我們應該尊敬和服從的人。這表明,孝順並不意味著無條件的服從,而是要在尊重和服從的基礎上,有獨立的判斷力和行為力。這是對孝道的一種深化和提升,使其具有了更高的道德要求。

感應: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孔子說:“古代的明智的國王,他們對父親的孝順,使他們能夠明了天的意志;對母親的孝順,使他們能夠了解地的規律;他們尊重長幼之序,因此能夠使上下有序。天地明察,神靈昭彰。所以,即使是天子,也必須有人他尊敬,這就是他的父親;也必須有人他敬重,這就是他的兄長。他們在祖廟中表達對祖先的敬意,以此不忘記他們的親人;他們修身慎行,擔心辱沒他們的祖先。在祖廟中表達敬意,神靈就會顯現。孝順和尊重的程度,可以通達神明,照亮四海,沒有什麼地方不可以達到。《詩經》說:'從西到東,從南到北,沒有哪個地方不順從。'"

這段話的意思是,強調,對父母的孝順和尊重長幼的規則,這是人應有的基本道德行為,這些行為對於社會的和諧秩序和人的內在道德修養都至關重要。

事君: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孔子說:“君子在侍奉上級的時候,他積極地想要盡其全力去忠誠,當他退後的時候,他思考如何修補過錯。他旨在順從上級的優點,糾正他們的錯誤,因此上下能夠互相親近。《詩經》說:'我心中充滿了愛意,無論到何時我都不會提及這件事,我將它藏在心中,永遠不會忘記。'"

這段話的意思是,強調了君子對上級的責任和忠誠,包括全力以赴的忠誠,及時糾正錯誤,讚美優點,以及糾正錯誤。他認為這些行為是君子之道,也是保持上下級關係和諧的重要方式。同時,他引用了《詩經》中的詩句來強調這種忠誠和愛的深深印刻在人的心中,不會被遺忘。

喪親: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孔子說:“孝子在父母去世後,他哭泣至極度悲痛,禮節無法安慰他,他的言語失去了文雅,他不再欣賞美麗的服飾,聽到音樂他不再歡喜,食物再美味他也覺得無味,這就是他的哀痛。然而,他在三天后重新進食,以此教育人們不應讓死亡傷害生命。這種行為並未破壞他的本性,這是聖人的教導。他哀悼的時間不超過三年,以此告訴人們哀痛是有盡頭的。他為父母準備棺木和寢具,舉辦葬禮,佈置祭祀的器皿,表達他的哀痛;他舉行送葬的儀式,以此告別;他選定墓地,安葬親人;他建立祠堂,以此祭奠親人;每年春秋,他進行祭祀,以此懷念親人。生時他以愛和敬仰待他們,死後他以哀痛懷念他們。這就是孝子對父母的盡職,也是生死的義務,孝子對父母的責任就此結束。”

這段話的含義是孔子詳細描述了孝子在失去父母後的行為和情緒,並強調了哀痛的必要性和如何在尊重生命的同時表達哀痛。同時,他也強調了哀痛有其時限,哀悼的時間不應超過三年,以示哀痛有其結束。此外,他還提出了一系列的葬禮儀式和祭祀活動,以尊重和懷念已故的親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CHUNGW 的頭像
    HCHUNGW

    HCHUNGW的部落格

    HCHUNG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